2024年,县人社局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尤其是对人社工作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和来川来广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强化法治创新引领,严格执行部、省、市关于法治人社建设各项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将法治思想贯穿于工作全过程,有力推动了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精研论述筑根基,多维赋能强思维。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局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健全局党组会、局务会会前学法制度,定期邀请法学领域专家开展法治专题讲座,全覆盖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四川省学法平台”、苍溪县人社系统青年干部“练兵比武”等各类网络学习答题活动,全面构建“主要领导统揽、分管领导牵头、各个股室(直属单位)具体抓”的闭环工作格局。
(二)规范权利提质效,依法行政树标杆。一是优化服务手段,全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大力推行人社公服事项“一门一窗一网一次”办理,开展“延时办”“预约办”“午间办”等服务,
持续开展“领导干部走流程”“局长进大厅”等活动,政务服务事项实现100%“网上办”、48%“掌上办”和62%“就近办”,完成全县158个试点村(社区)人社基层公共服务试点。同时,局62名中层以上干部分别对接服务75家企业,开启“不来即享”服务新模式,帮助企业解决问题30个,兑付570余家企业享受各类政策资金超1800余万元。二是严格行为规范,确保行政执法公正透明。将人社领域71项行政权力事项纳入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的适用范围,牵头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检查3次,协助市局开展建筑施工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申报推荐工作,9家企业享受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减免政策。严格实行行政执法案件审核制度,定期对劳动监察、工伤认定案件实行内部评议。积极参加各级案件评比活动,4件案卷被省、市评为优秀案卷。全年劳动监察立案处理案件9件,行政处罚案件3件。
(三)源头治理防风险,多元调处促和谐。一是不断优化欠薪稳控制度。认真落实治理欠薪工作十条措施、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县领导“挂联包”制度、突发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等措施制度,与亭子口灌区一期项目以支部结对形式开展了以党建引领的“无欠薪项目”示范创建活动,常态深入工地开展15次“送清凉”“送温暖”等慰问活动,扎实开展“夏季行动”“冬季行动”等治理欠薪专项检查,共处理欠薪线索391起,涉及农民工798人,清欠农民工工资1141万元。二是不断健全多元化解机制。进一步健全县级层面“大调解”、部门单位“劳动争议联动调解”和本部门“行政调解”三位一体矛盾纠纷调解机制,推行大厅劳动纠纷“一站式”咨询、受理、调处综合模式,建立以预防协调劳动风险隐患为主要内容的行业领域劳动关系协调联盟,常态化开展人社、工会、法院劳动争议“裁调审”对接,持续推动“视频调解”“线上仲裁”“流动办案”等活动。接受信访投诉614件,办结率100%;劳动仲裁立案受理170件,调解结案129件,调解率达76%。三是不断充实预防化解队伍。会同县委政法委启动了以劳动纠纷为重点的“梨乡和事人”调解特色品牌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企业、乡镇、行业协会建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搭建起乡镇、部门齐抓共督的治理欠薪预警监测防控体系,组建了由县法院、县司法局等部门和有关组织组成的第三方调查评估小组,及时处置拖欠农民工工资、失地农民、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等群体稳控工作,提早有效防范和化解潜在风险。
二、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头雁领学强示范,思想铸魂重践行。牵头开展党组中心组研讨学习、全体党员大会及各党支部会议,定期听取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督促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和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及时向县委县政府请示汇报,确保人社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二)严格出庭尊法纪,闭环应诉树公信。尊重并执行生效行政复议决定,支持法院受理和审理行政案件,认真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严格执行法院生效裁判情况。全年行政诉讼4件,主要负责人亲自(委托)出庭应诉4件,应诉率100%。
(三)全程审查防风险,阳光政务增公信。建立健全人社系统《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法律顾问管理办法》《“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实施办法》等制度;外聘顾问律师1名参与合法性审查、文书起草、复议诉讼等法律事务,从专业上确保各项行政决策于法有据、规范合理;实行重大决策责任追究和倒查制度;落实专人常态化在县政府网站公开公示重大事项、行政执法、项目资金。
(四)多元普法创品牌,智慧服务惠民生。一是落实宣传责任。制定普法责任清单,把行业内法律法规与普法充分融合,推行了“以案释法”,深入开展“一月一主题”“春风行动”“12.4”宪法宣传日等常规宣传活动,深入打造法治、党建等五大文化长廊阵地,以“青年大讲堂”为载体开设“法治人社微课堂”开展“以案释法”“情景小剧场”等特色项目。二是抓实法治教育。严格落实中心组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组(局务)会等会前学法、讲法制度,按规定高质量开展领导干部述法活动,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与各类法治网络学习、答题活动。三是创新宣传路径。创作了具有苍溪特色的“唤马剪纸”“川北灯戏”等寓教于乐的非物质文化法治人社宣传作品,扎实开展了以案释法、助企宣讲、工伤预防、线上直播等“人社普法进万家”活动,自创的“社保服务进万家”快板表演受到各级领导充分肯定和群众好评。
三、存在的主要不足及原因
(一)执法人员系统性培训不足。部分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执法水平与依法行政的要求还不适应,其他关联性法律法规的学习还不够,导致在开展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被动执法、程序瑕疵等情况。
(二)执法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部门单位间的工作信息尚未完全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因机制不健全而造成信息获取滞后,影响工作效率。
(三)普法责任落实效果欠佳。日常注重劳动监察机构普法责任,而忽视其他业务板块所涉政策法规宣传责任,造成人社普法宣传教育的形式单一、覆盖面窄、效果不好。
四、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我局将持续巩固提升全省法治人社示范创建成果,以开展省级深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契机,在认识上再提高、在落实上再加力、在效果上再出彩,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全面优化经办服务机制。积极对接请示上级及县行政审批部门,持续优化“三减”“一件事一次办”“终端办”等举措,积极推行“人社服务快办行动”、推广“告知承诺制”“容缺办理”,持续打造提升“满意人社”。
(二)以执法能力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强工作人员法治理论学习,提高干部职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解决纠纷的能力。积极发挥法律顾问等专业力量的参与作用,全面实现行政决策、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公平竞争性。
(三)以全力维护稳定为底线,提高预防化解风险的能力。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进一步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积极探索创新调解仲裁体制机制,优化仲裁程序,提升案件处理质效。
(四)以加强普法宣传为途径,大力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全面开展“八五”普法收尾总结工作,持续增强普法责任、法治宣传教育、领导干部学法的力度,把普法工作与就业社保业务工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推动政策法规宣传取得实效。
苍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