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市、县对农村供水保障提出的高质量发展要求,依据相关规定,现将《苍溪县农村供水保障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向社会公众予以公示并征求意见。若有异议,请在公示时间内将意见反馈至县水利局。
一、公示时间
2025年1月9日——2025年1月15日
二、公示方式
网上公示:苍溪县人民政府网(www.cncx.gov.cn)
三、联系方式
1.联系电话:0839-5222801
2.电子邮箱:1281653857@qq.com
3.信函请寄至:苍溪县水利局(苍溪县陵江镇江南干道二段120号,邮编:628400)
附件:苍溪县农村供水保障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征求意见稿)
苍溪县水利局
2025年1月8日
苍溪县农村供水保障高质量发展
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市对农村供水保障提出的高质量发展要求,结合《广元市委办公室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广元市农村供水保障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广委办〔2024〕25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我县方案。
一、大力实施水资源优化配置行动
(一)有效利用现有优质水源。结合全县水资源分布、水源工程现状与规划,强化供水工程水源论证,优先把嘉陵江、东河等干流及亭子湖、乐园水库、文家角水库、大洋沟水库等水利水电工程作为主水源使用,确保供水工程水源稳定、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优化供水工程选址,在高程适合地点因地制宜通过自流引水、泵站提水等不同取水方式,实现高水高用、低水低用。强化水源保护,持续完善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划分,加快推进唤马水厂、石马水厂、黄猫水厂等乡镇水厂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划、立、治工作,进一步落实千人以上供水工程建设改造与水源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完成、同步管护工作机制。到2026年底,力争全县供水工程优质水源使用率达到80%以上。(责任单位:县水利局、苍溪生态环境局、县国资事务中心,各乡镇,县乡镇供水有限公司)
(二)统筹推进水源工程建设。全力推进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建设,加快推进罐子坝灌区、大店沟中型水库、夏家河及分水小(2)型水库前期工作,争取项目早落地实施。针对人口分散的高磅旱山村、边远吊脚户,因地制宜加强小(2)型水库、山坪塘、雨水集蓄、联户井等小微型水源工程建设,构建大中小型水源工程为主、应急水源为辅的水源保障体系。开展病险水源工程除险加固,保障建成供水工程安全运行。积极推进水源地建设战略布局、多水源联合调度、跨区域远距离调水。从加强科学规划、技术创新、政企合作、资源统筹等四方面着手,有针对性地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因地制宜、科学统筹水源地建设和区域水资源调配,有效保障了城乡供水水源。(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苍溪生态环境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国资事务中心,各乡镇)
(三)加快构建现代化水网。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县域水安全保障需要,积极融入省市水网规划,充分依托嘉陵江、东河、插江等县域主要河流,以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罐子坝灌区工程为主骨架和大动脉,构建以县城近郊产城融合发展核心区完善大中型水利工程联网补链、城乡供水一体化和水美乡村建设为主,中心镇片区突出农村规模化供水保障、东北部地区加强中小型骨干水源工程配置和抗旱应急保供能力、现代农业园区突出水利工程串藤结瓜和灌溉渠系配套,嘉陵江及东河流域实施防洪护岸减灾和水资源调度工程的“一核三区两江河”水生产力布局,形成大、中、小、微水利工程协调配套,“蓄、引、提、调、节”措施并举,全县乡村水利工程互联互通、联调联控的现代化水网络格局,不断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苍溪生态环境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国资事务中心,各乡镇)
二、大力实施水厂强基补短行动
(一)推进规模水厂建设。坚持政府主导、乡镇负责、企业实施原则,持续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和规模化发展。按照“建大、并中、减小”的建设思路和“大水源、大水厂、大管网、大联通”的供水格局,持续深入推进“1+8”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1”:城乡一体化中梁子水厂工程建设;“8”:河西乡村联通供水保障工程、北部片区供水基础设施工程、五龙乡村联通供水保障工程、歧坪乡村联通供水保障工程、青龙乡村联通供水保障工程、高坡乡村联通供水保障工程、东溪乡村联通供水保障工程、龙山乡村联通供水保障工程等八大联通供水工程建设,调优工程布局,构建互联互通的供水保障体系。力争2026年底,全县千吨万人以上供水工程达到23座以上。在不具备水厂管网延伸条件区域,以村(社区)、组为单元,利用附近“分布式”水源,通过新建工程、联网并网、配齐设施等措施,规范标准建设小型集中和分散式供水工程,不断改善分散农户的用水条件,逐步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规模化供水率。(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苍溪生态环境局、县国资事务中心,各乡镇,县汉昌水务有限公司、县乡镇供水有限公司)
(二)升级改造老旧水厂。针对全县早期建设标准不高和制供水不足、设备设施老化陈旧、生产工艺落后的老旧水厂,制定升级改造计划,按照“ 因地制宜、一厂一策”高标准规划设计,在充分论证和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基础上,重点对各种构筑物、输配水管网、设施设备和数字化管理平台进行升级提能。对供区已被大水厂延伸覆盖的供水工程,将其作为应急供水工程备用,并做好日常维护和试运行;对工程损毁丧失功能但有可替代的供水工程,及时报废处理;对工程无法发挥效益又无替代的供水工程,及时修复、恢复供水。到2026年底,完成东溪、歧坪等水厂升级改造。(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县财政局、县国资事务中心,各乡镇,县汉昌水务有限公司、县乡镇供水有限公司)
(三)提升制水工艺水平。改造老旧落后的水质处理设施设备,在百吨千人及以下供水工程中推广运用超滤膜、一体化水质处理等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到2026年底,千吨万人供水工程全面配备净化消毒设施设备,百吨千人以上供水工程综合考虑水源水质、供水规模、管网分布和运行方式等因素,按要求配套净化消毒设施设备,村级集中供水工程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适宜的净化消毒措施。加强规模化供水工程水质自检和村级集中、分散供水工程水质巡检力度。到2026年底,全县规模化供水工程水质自检率达到100%,农村供水水质合格率稳步提升。(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县财政局、县卫健局、苍溪生态环境局、县国资事务中心,各乡镇,县汉昌水务公司、县乡镇供水公司)
三、大力实施管网联网提能行动
(一)推进供水管网延伸覆盖。以千吨万人及以上规模化水厂为中心,按照“能联尽联、能延尽延”的原则,大力推动中梁子水厂供水管网延伸覆盖至周边陵江、云峰等乡镇以及片区大联通水厂、乡镇水厂管网延伸覆盖场镇及周边村组范围,推进管网运行入户,充分发挥集中供水的规模优势和管理优势,尽可能辐射分散用水户,减小分散用水户规模,不断提升规模化保障水平。到2026年底,全县规模化供水工程延伸管网500km以上,新覆盖农村人口5万人。(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国资事务中心,各乡镇,县汉昌水务有限公司、县乡镇供水有限公司)
(二)拓展供水管网互联互通。按照“ 以丰补歉、互为应急”原则,结合往年干旱灾情发生趋势、区域,规划并分批实施一批供水管网互联互通工程,推动区域内多个水厂联网并网、联调联供、互为备用,形成“大管网”供水新格局。对已建成的五龙-永宁等管网互联互通工程做好维护和试运行,对历年来抗旱保供建设的临时应急管网联通工程进一步完善提升,确保各管网联通工程随时能用、管用好用。到2026年底,全县50%规模化供水工程实现互联互通。(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国资事务中心,各乡镇,县汉昌水务有限公司、县乡镇供水有限公司)
(三)强化供水管网降损增效。提升供水管网建设及改造方案设计技术标准,优化管线布置方案、工程技术措施和经济效益指标。强化工程建设和管材采购质量控制,尽量减少水头损失,有效降低爆管水损。推进已建供水管网更新升级,在重要节点位置科学补充加压泵站或减压水池。积极运用管道压力监测等技术,强化供水管网的监管,逐步建立完善供水管网运行台账和档案,确保供水管网脉络清晰、问题及时整治、运行高效保障。到2026年底,全县农村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25%以下。(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县财政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国资事务中心,各乡镇,县汉昌水务有限公司、县乡镇供水有限公司)
四、贯彻落实运营服务能力提升行动
(一)健全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行业监管指导,对农村供水工程建立健全分级分类管理机制,规模化供水工程、乡镇水厂实行企业化管理,推行县域统管;小型集中及分散式供水工程由村(居)民委员会按照“一事一议”等程序,聘用村级管水员管理供水工程,采取“部门管源头、村委会管村组、管水员联系包保用水户”的管理方式,实现网格化管理全覆盖。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管理方式,不断创新专业化管护模式。个户、联户工程原则上由受益户自主管理、自行管护。到2026年,建立健全科学可行的分级分类管理制度。(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县住建局、县国资事务中心,各乡镇,县汉昌水务有限公司、县乡镇供水有限公司)
(二)优化管水制度。坚持“按需配备、人事相宜”原则,按规定、程序聘用符合条件的人员担任农村供水工程管水员,并明确管水员岗位职责,对履职不到位、工程管理不好、群众满意度低的管水员,进行岗位轮换或淘汰,切实发挥农村供水管水员作用。同时,采取适宜的方式组织开展培训,提高管水员履职尽责能力。到2026年底,原则上每处供水工程至少配备落实1名管水员。(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国资事务中心,各乡镇,县汉昌水务有限公司、县乡镇供水有限公司)
(三)提升服务能力。不断健全应急保供机制,备足备齐设施设备及物资,加强培训、演练,提升应急响应能力,强化应急保供资金保障。畅通县、局、镇(乡)、公司(运营单位)四级农村供水服务热线和监督电话,及时答复处理群众咨询、投诉、服务。分片区成立供水抢修服务队,最大限度缩短区域停水时间。全面建设自动化监控系统,逐步在水源地取水口安装在线监控、监测设备,逐步对出厂水水质实行在线自动监测,在重要供水环节和部位加密流量计量设备和水质监测设备,建立从水源头到水龙头的全过程智能化管理体系。鼓励建成供水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平台,逐步将所有集中供水工程纳入“一张网、一张图”管理,积极探索数字孪生农村供水工程相关工作。(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县财政局、县住建局、县应急局、县信访局、县国资事务中心,各乡镇,县汉昌水务有限公司、县乡镇供水有限公司)
(四)深入推进改革。深化水权水价改革,强化县域用水总量控制,严格定额管理,规范用途管制。实行用水计量收费,充分考虑农村群众承受能力及企业制供水成本,合理确定或调整农村供水水价,单村供水工程水价及收费方式由村民委员会按照“一事一议”民主议事机制确定。对于供水需求时段性差异大的工程,充分征求农村群众意见,推行“基本水价(座表费)+计量水费(用水费)”的两部制水价。创新水费收缴方式,便于用水户便捷缴费,提高水费收缴率。(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县财政局、县发改局,各乡镇,县汉昌水务有限公司、县乡镇供水有限公司)
各乡镇要强化组织领导,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层层压实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管理、监督、运营责任。理顺城乡供水管理体制,水利部门要加强对供水公司的行业指导、业务监管,国资部门要加强供水的出资管理、运营考核。加强部门联动,全力做好资金、技术、人员等要素保障,确保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推动有关政策落实。认真研究中央和省级水利预算投资安排方向,做好项目储备。强化资金投入,以政府“投一点”、企业“出一点”、村集体组织或农户“筹一点”、社会帮扶“捐一点”的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争取专项债券,拓宽资金来源,持续加大农村供水保障项目前期工作和工程维修养护经费支持。努力推动区域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用水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苍溪县农村供水保障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重点任务清单(2024—2026 年)
序号 |
年度 |
重点任务 |
责任单位 |
完成时限 |
备注 |
1 |
2024年 |
结合实际编制完成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规划;做好应急抗旱保供;理顺农村供水管理运行机制;完善管水员队伍,454个村(社区)农村供水工程至少每处配备落实1名管水员; |
县水利局、各乡镇、县汉昌水务有限公司、县乡镇供水有限公司 |
2024年12月31日 |
|
2 |
健全农村供水保障投融资机制; |
县水利局、县国资事务中心、县财政局 |
2024年12月31日 |
|
|
3 |
改造东溪水厂;启动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网延伸工程、北部片区供水基础设施工程(一期)。涉及5个乡镇52个村,受益人口7万人。 |
县水利局、县财政局、县发改局、相关乡镇、县汉昌水务有限公司、县乡镇供水有限公司 |
2024年12月31日 |
|
|
4 |
2025年 |
建立健全抗旱应急保供机制;规范化、标准化管护供水工程;建立完善专业化管理和兼职化管理农村供水的管水员队伍; |
县水利局、县国资事务中心、各乡镇、县汉昌水务有限公司、县乡镇供水有限公司 |
2025年12月31日 |
|
5 |
改造五龙水厂—白鹤水厂联通工程;续建北部片区供水基础设施工程(一期)、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网延伸工程;实施五龙乡村联通供水保障工程。涉及6个乡镇45个村,受益人口5.7万人。 |
县水利局、县财政局、县发改局、相关乡镇、县汉昌水务有限公司、县乡镇供水有限公司 |
2025年12月31日 |
|
|
6 |
2026年 |
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运行农村供水工程,完成规模化供水工程布局,建立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体系和运行机制;改造歧坪水厂;实施北部片区供水基础设施工程(二期)、龙山乡村联通供水保障工程。涉及 4个乡镇28个村,受益人口6.1万 |
县水利局、县国资事务中心、相关乡镇、县汉昌水务有限公司、县乡镇供水有限公司 |
2026年12月31日 |
|
苍溪县水利局
关于公开征求《苍溪县农村供水保障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
(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反馈情况
一、征求意见概况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的重要指示精神,促进我县农村供水事业高质量发展,我局于2025年1月9日至2025年1月15日在苍溪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公众组织开展了为期7天的意见征集工作。
二、意见采纳情况
意见建议征集期间,未收到公众反映的意见和建议。
联系电话:0839-5222801。
苍溪县水利局
2025年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