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全镇脱贫攻坚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脱贫攻坚决策部署,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稳定脱贫、高质量脱贫,严格落实脱贫摘帽“四不摘”要求,全面完成年度减贫任务,巩固提升已脱贫成果,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持续推进补短板、强弱项、提成色,统筹抓好“边缘户”“监测户”“非贫困村”提升发展,坚决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如期实现整体连片贫困到同步全面小康跨越,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一、坚持目标导向,全面完成年度任务
(一)确保剩余人口全部脱贫。严格按照贫困户“一超六有”脱贫标准,精准施策,统筹推进,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确保6月底前剩余14户39名未脱贫人口“六有”指标全面实现过硬达标,8月底前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严格执行贫困退出验收的程序和标准,扎实开展贫困退出验收,对符合退出条件的贫困人口公告退出,实现高质量稳定脱贫,不落一户一人。
(二)全面巩固提升脱贫质量。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标准,持续深化增收产业、稳定就业、政策落地等脱贫成果,强力补齐特困群体、住房保障、安全饮水、项目管护等短板弱项,全力阻击因灾因病返贫致贫,增强脱贫的可持续性,确保4730名已脱贫人口、6个已退出贫困村稳定脱贫,已脱贫人口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9000元以上,全面巩固提升县摘帽成果,高质量通过脱贫攻坚普查验收考核。
(三)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优化项目实施程序,强化要素保障供应,加大工作指导力度,加强项目质量监管,确保2月底前一批具备条件的项目开工建设,3月上旬前所有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的项目全面开工建设,6月底前所有项目全面完工。
二、对标开展回头看,全力巩固脱贫成果
(四)全面开展回头看。对标“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要求和国家脱贫攻坚普查标准,对2014年以来脱贫攻坚工作全面开展回头看,分行业、逐村逐户逐人逐项核查稳定脱贫达标巩固情况、政策精准兑现落实情况、项目资金规范实施管理效益发挥情况、基础工作精细规范推进落实情况,找准短板弱项,形成《问题清单》并逐项对标补短,夯实脱贫攻坚普查基础,全面完成脱贫攻坚普查工作。
(五)全面整改问题隐患。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中央、省、市巡视巡察、成效考核、审计监督、暗访督查、回头看大排查等反馈问题,举一反三,抓好整改,确保3月底前所有存量问题全部整改到位。结合遍访走访开展“回头看”,全面整改贫困户收入达标不稳定、政策落实不及时、信息数据不准确、帮扶措施不精准、边缘户致贫风险、教育医疗住房短板、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管护、环境卫生等问题,确保6月底前所有增量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加强对政策兑现落实、利益改革调整、民生诉求解决、敏感事件化解、涉贫案件处置等方面的预警处置,防止变量问题滋生。建立常态化自查发现问题、整改问题、销号管理工作机制,实行“清单制+责任制+时限制”,逐条逐项整改问题、管理销号、定期回访、追溯责任,坚决杜绝问题整改弄虚作假、搞应付、作选择。用好整改问题已经形成的有效举措和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举一反三、自查自纠,及时进行问题整改“回头看”“回头查”,防止出现影响脱贫质量和成色的新问题。
(六)常态开展返贫致贫预警阻击。在“两摸底一核查”基础上,对“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进行再排查,综合家庭困难原因和困难程度,确定返贫致贫风险等级,建立管理台账。按照返贫致贫风险等级和原因,通过县乡村和帮扶部门多方联动、及时会商会诊,制定落实应对措施。对已脱贫户中的“监测户”,实行一户一策、综合施策,确保不出现返贫;对非贫困户中的“边缘户”,坚持“缺啥补啥”,研究现行政策,在住房保障、临时救助、低保兜底、社会扶助、联系帮扶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解决具体问题,确保不出现致贫。
(七)规范资金项目。加强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精准规划项目,精准安排资金,严格资金监管,规范公示格式和方式,规范报账支付程序和财务,规范扶贫项目台账和备查簿,清理整治各类扶贫专户,推行扶贫项目资金互联网+代理记账。全面加强扶贫领域工程项目清理,继续清理排查2014年以来实施的各类脱贫攻坚项目。持续规范完善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建立2014-2020年脱贫攻坚项目台账,3月底前完成2014—2017年、2020年脱贫攻坚项目录入,对项目库中项目和资金进行账实核查。规范完善2018—2020年入库项目关联指标,做到账实相符。
(八)完善数据档案。全面开展扶贫对象信息动态管理。充分利用手机APP,加强信息数据质量校正,核实校准贫困对象家庭成员、家庭收入、生活生产条件等基础信息,核实核准帮扶措施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有效性,核实核准系统平台、各类资料等载体信息数据与贫困对象实际的一致性,核实核准行业部门数据与国家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信息数据的一致性,确保“账实相符”“账账相符”。全面规范和完善脱贫攻坚软件资料,3月底前完成精准扶贫以来各类数据、表册、佐证资料收集整理汇总工作,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资料和行政村资料进行全面清理核实。
三、攻克重点难点,大力提升脱贫质量
(九)加强户办产业培育。3月底前全覆盖组织开展产业扶贫“回头看”,找出短板弱项,因户施策,对有劳动能力和条件的农户,围绕全镇产业规划布局,持续抓好户办1—2亩特色增收产业园或养殖项目的培育,确保户户有稳定增收的产业项目,切实提高产业收入在贫困户家庭收入中的比重。充分发挥驻村帮扶农技人员或农机巡回服务队作用,加强产业技术全程指导服务。拓展消费扶贫,持续推进“电商+扶贫”,充分发挥扶贫产品销售体系作用,促进群众稳定增收。
(十)巩固壮大集体经济。拓宽集体经济多元增收渠道,确保2020年底贫困村集体经济经营性累积收入人均40元以上,非贫困村达到6元以上。大力培育集体经济经营管理人才,确保到2020年底每个贫困村有1—2个懂经营、会管理的人员。
(十一)强化就业引导扶持。积极应对防疫形式变化,用好农民工服务平台,完善农民工服务保障长效机制,深化劳务协作、加大岗位推送、精准培训提能、建设扶贫车间、用好奖补政策、开发公益性岗位等,实现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一批、就地就近就业一批、扶贫车间吸纳就业一批、安置公益性岗位就业一批,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实现就业。
(十二)精准兑现各类政策。坚持现行脱贫标准,对已脱贫对象保持脱贫攻坚期内扶持政策总体稳定。全面加强“控辍保学”,确保义务教育适龄学生一个不少,落实各项资助政策,确保建卡学生一个不漏,巩固发展好农村学校,确保标准校一所不差。落实“十免四补助”,确保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和慢性病门诊维持治疗医疗费用个人支付占比均控制在10%以内。定期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大大病救助力度,保障贫困人口不因大病影响基本生活。全面落实低保、医保、养老保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综合社会保障政策,实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落实残疾人扶贫对象生活费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等制度。
(十三)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细化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措施,大力发展后续帮扶产业,加大就业创业帮扶,确保有劳动能力的搬迁家庭至少建成1个增收脱贫自强园或参与1项产业发展,有培训意愿的搬迁群众至少掌握1项就业技能,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搬迁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利用易地扶贫搬迁结余资金和涉农资金,配套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水、电、交通、文化、便民超市、网络、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切实解决搬迁群众产业就业、基本公共服务社会融入、社区治理等实际问题,确保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
(十四)全面保障农村住房安全。以农村群众住有所居、居住安全为目标,对农村有人居住住房进行回头看再排查,对疑似危房进行再评定,精准建立住房问题台账。对确实还存在问题的住房,综合运用农村危房改造、土坯房改造、公租房建设等政策措施,确保群众住房安全。认真研究现行住房政策,统筹使用资金,着力解决好“边缘户”住房问题。
(十五)加强公益设施建设管护。加快推进农村路、水、电、气、信“五网”体系建设,稳步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覆盖面和保障率。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强通村路提升完善。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分类解决好管网规范、管道入户、水质达标、后续管理等“最后一公里”问题,保障饮水安全。继续巩固提升农村电网供电质量和村通动力电成果。全面规范交通道路、水利设施、公益设施等项目后续管理管护,强化管护保障,完善管护机制,落实管护责任,确保项目效益。大力实施“三清三改一提升”行动,持续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洁农村水源水体、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改造农村户用厕所和公厕、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改造农村土坯房、不断提升村容村貌,消除视觉贫困。
(十六)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新媒体、农民夜校、文化室、宣传栏等,开展扶贫政策宣传和群众教育引导。强化自强典型培树,引导群众知党恩、知政策、知奋进、听党话、跟党走。强化扶贫领域信访问题调处,健全机制,创新方法,全力推进机制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阳光信访建设,全面化解扶贫领域信访矛盾。建立涉贫舆情监测机制,做好舆情引导和处置,防止负面炒作。推行文明新风积分制管理,完善村规民约,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整治婚丧大操大办、高额彩礼、铺张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习俗,深化法治扶贫,强化依法治理,营造脱贫奔康良好风气。
(十七)加大插花贫困扶持力度。着力消除贫困村和非贫困因实施脱贫攻坚带来的“悬崖效应”,及时研究制定政策措施,优化涉农资金整合与管理使用,做好非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工作,确保非贫困村贫困户脱贫退出质量,防止留下死角。延续精准扶贫的理念方法,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系统研究谋划2020年后的扶贫思路,将针对绝对贫困的脱贫攻坚举措逐步调整为相对贫困的常态化帮扶措施,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四、深化扶贫协作,凝聚强大攻坚合力
(十八)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坚持大扶贫格局,完善万企帮万村等载体平台,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实现社会帮扶资源和贫困人口帮扶需求有效对接,营造社会参与脱贫攻坚的良好社会氛围。持续开展“不忘党的恩、先富帮后富”活动,推动帮扶举措、帮扶重心进一步向促进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稳定增收聚焦,有效提升帮扶协作、开放交流水平。创新开展第七个扶贫日系列活动,引导有爱心、有能力、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投身脱贫攻坚,全面凝聚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使脱贫攻坚成果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五、强化工作保障,夯实决战决胜基础
(十九)坚定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持工作到村、帮扶到户机制,压紧压实镇村各级各部门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六个一”帮扶责任,抓好责任落实、项目推进、工作完成、问题整改各项工作。各帮扶单位主要负责人每月研究1次帮扶工作,每两月到帮扶村开展1次帮扶工作。各帮扶单位班子成员在5月底前对帮扶村的贫困户开展一次全覆盖走访;村党支部书记在6月底前对所有贫困户和边缘户再遍访2次。
(二十)加强纪律作风建设监督。坚持以优良作风决战脱贫攻坚,集中解决好贫困地区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精准施治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严不实、不精不准等问题,深入整治扶贫领域的“微腐败”,坚决问责不落实、不作为的人和事,坚决查处扶贫领域贪污挪用、截留私分、虚报冒领等违纪违法行为,夯实脱贫攻坚纪律作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