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溪县在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方面持续发力,以解决贫困学生优质就业为着力点,拓宽与东部企业、院校深度合作方式,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习实训。先后分别与相关企业、院校组建了三个定向(定单)班,2019年安置贫困学生就业150多人,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
一是“扶桑计划”定单班。与山东青岛协同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组建45人的定单培养班,本班以苍溪职中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学生为主,采取学校2.5+企业0.5年培养模式,按定向企业要求开设课程,学习期满后,由山东青岛协同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安排就业,年薪10万左右。
二是“吉利成蝶计划”定向班。与世界500强企业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组建每届人数50人的定向班,采取学校2.5+企业0.5年培养模式,采用现代学徒制培养方式。企业每年定额资助“吉利成蝶计划”定向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4000元,并设立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学生。学生在企业经过半年的实习后直接在吉利汽车有限公司就业,综合工资每月不低于5000元。
三是三门技师学院定向班。与浙江三门技师学院组建50人的机电定向培养班,采取“2+1”联合培养模式,三门每年定向培养苍溪籍贫困学生50人,学生在苍溪职中进行两年的文化知识和基础技能学习,第三年到三门技师学院进行针对性的、系统的技能训练和考证,学生毕业后既能取得学历证书,同时经过培养又能拿到多种职业资格证书。学习期满,由三门技师学院推荐就业,如果愿意读大专的,可以升入三门技师学院继续学习。学生在三门技师学院期间,三门县政府负责学生的学费、住宿费、书杂费和保险费和上学往返车费,同时对每个学生每月补助生活费600元。在三门县就业的学生,每年可享受地方财政1.5~2.5万元的就业补助。
三定向(定单)班是苍溪县职业教育与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大胆尝试,也是探索“造血”脱贫奔康的有力举措,大大提升了全县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和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