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共苍溪县委关于深入贯彻省委十... » 详情
中共苍溪县委关于深入贯彻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和市委八届二次全会精神加快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典范城市先行县的决定
时间:2022-03-17 来源:中共苍溪县委办公室 打印 关闭本页

苍委发〔2022〕2号

(2022年1月19日中国共产党苍溪县第十四届委员会

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市第八次党代会、市委八届二次全会和县第十四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发展,中共苍溪县委十四届二次全体会议结合县情实际,就加快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典范城市先行县进行了研究,作出如下决定。

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加快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典范城市先行县

(一)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总揽全局、站高谋远,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成为全党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作出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具有重大战略考量和长远发展意义。市第八次党代会立足市情实际,提出加快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典范城市奋斗目标。市委八届二次全会就加快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典范城市进行具体安排部署。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立足县情实际,提出坚持五城融合,擦亮“绿色家园”金字招牌,打造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山水园林城市。绿色是苍溪的底色,生态是苍溪的最大优势。县委十四届二次全会对标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和市第八次党代会、市委八届二次全会精神,顺势提出加快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典范城市先行县的奋斗目标,这是苍溪打造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山水园林城市的必然路径,是加快实现绿色发展、绿色崛起的时代要求,是进一步筑牢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具体行动,必将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活力、开辟新的路径。全县上下必须提高站位、深化认识,从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高度,深刻领会加快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典范城市先行县的重大意义,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生态资源高效率利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苍溪提供坚实支撑。

(二)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和市第八次党代会、市委八届二次全会、县第十四次党代会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大力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进一步筑牢“树浓夹岸、苍翠成溪”绿色本底,加快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典范城市先行县,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四川、美丽广元贡献力量。

——生态优先、统筹推进。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统筹发展和减排、降碳和安全、发展和保护,科学处理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赢。

——着力转化、集聚发展。更加注重在转化上着力,以发展生态经济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路径,加快形成集中布局、集群成链、集约高效的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格局。

——创新赋能、双轮驱动。强化科技创新在绿色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推进数字化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化生态文明体制和相关领域改革,形成有效激励约束机制。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强化规划引领,完善基础设施,注重风险防范,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为绿色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优化环境、共建共享。着力引导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的广泛共识,营造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浓厚氛围和良好的法治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主动顺应和融入绿色低碳发展开放合作大势,广泛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共建生态文明、共享发展成果。

(三)发展目标。加快推进中国最干净县城建设,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优势产业,着力做强绿色低碳发展支撑、提升工业高质量发展能级、构筑区域绿色发展高地、培育生态文明城市风尚、打造生态价值实现标杆、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格局,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典范城市先行县取得明显成效,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宜居。

——到2025年,典范城市先行县建设推进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规模能级持续提升,清洁能源电力装机容量达到200万千瓦以上,天然气年产量达到50亿立方米,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达60%左右,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营业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0%左右,绿色低碳优势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93%以上,嘉陵江、东河等主要江河干流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以上,森林覆盖率超过51%。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奠定坚实基础,典范城市先行县建设取得突破。

——到2030年,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取得显著成效,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清洁能源电力装机容量达到230万千瓦,天然气年产量达到55亿立方米,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达65%左右,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营业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5%左右。绿色有机农产品产值、生态产品加工业产值、生态康养旅游收入产值稳步提高。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如期实现碳达峰,典范城市先行县基本建成。

——到2035年,全县绿色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绿色产业规模迈上新台阶,清洁能源电力装机容量达到245万千瓦,天然气年产量达到60亿立方米,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达70%左右,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营业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40%左右。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绿色发展优势更加明显,朝着实现碳中和目标稳步迈进,典范城市先行县建设成效持续巩固提升。

二、厚植生态底色,加快建设中国最干净县城

(四)高标准提升环境质量。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理念,聚焦包含大气、水、土壤、城乡环境在内的最干净县城建设目标指标,不断提气质、净水质、保土质。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坚持精细管理、深度治理,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加强废气、扬尘、黑烟污染防治,有效控制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打造最干净的大气环境。坚持建管并重、防治并举,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持续推进长江流域禁捕退捕,加强重点流域、重要湖泊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巩固嘉陵江优良水体保护成果,开展东河水环境综合治理,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推进全国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地下水污染防治试点示范县建设,打造最干净的水环境。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控,加强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强化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深入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推进农用地分类管理和建设用地安全利用,打造最干净的土壤环境。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五)高品质打造城乡环境。持续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巩固全省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大力实施“清洁城市”攻坚战,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全面消除卫生死角。联合打好“城市整容”攻坚战,持续开展占道经营、乱停乱放、违法搭建、广告乱贴等城市乱象治理。积极推进“亮化美化”攻坚战,强力治理城市“牛皮癣”,净化建筑物立面,保持市政设施完好、干净整洁。大力实施“街长制”“门前五包”“领导包联”“城管进社区”责任制。打造一批“示范道路”“示范街区”。建立健全城乡垃圾收运体系及资金保障机制,创新垃圾治理处理方式,加强垃圾治理设施建设。推进白鹭湖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项目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和村庄清洁绿化行动,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六)高水平筑牢生态屏障。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格生态空间占用,全面建成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管控体系。深入推进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以九龙山自然保护区、苍溪国家森林公园、梨仙湖湿地公园、插江国家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地和嘉陵江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地等为主体,规划建设好嘉陵江生态廊道。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面推行林长制,加强森林、湿地、古树名木等自然资源保护管理,科学推进国土绿化,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修复和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强化重大有害生物防治和森林防灭火工作,加大地灾防治与修复治理。深入开展非煤矿山开采山体裸露问题专项整治,改善矿山生态环境,扎实开展历史遗留矿山核查和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三、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做强绿色低碳发展支撑

(七)推进水风光一体化协调发展。立足清洁能源资源优势,兼顾城镇建设、旅游开发和自然风光保护,科学合理规划水风光开发区域。巩固水电重要支撑作用,稳定亭子口、苍溪航电等已建成水电工程持续出力。加快发展风电,统筹推进风能资源开发。积极发展光电,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推动光电在社区和产业、交通、乡村振兴、环境治理等领域的应用。充分利用水电调节能力和送出通道,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亭子口库区水面风光发电,推进风光基地化、规模化、集约化协同发展。

(八)加快天然气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统筹推进天然气勘探开发和就地转化,大力推进元坝、九龙山、龙岗西气田勘探开发,实现探明储量和产能取得新突破。推进元坝净化厂持续稳定满负荷生产,实现九龙山净化厂、永宁净化厂尽快达产。坚持“以气引企、以气聚企”,加快天然气综合利用,发展以天然气为燃料、原料的综合利用产业。大力实施“气化苍溪”工程,扩大天然气在交通运输、民用燃气等领域的应用范围。

(九)有序开发多类型清洁能源。瞄准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新领域,积极发展新型可再生能源,构建多能并举、协同发力能源供给体系。合理利用林草、秸秆等资源,积极推动佰能生物质发电等项目加快建设,有序开发生物质能源。巩固发展户用沼气工程,适度发展养殖场小型沼气供气工程。适时启动回水地热普查勘察工作,推动县域地热资源勘探开发,因地制宜开展综合利用。

(十)推进多元协同储能。发挥各类储能技术经济优势,统筹布局电源、电网、用户侧储能设施,提升电力系统综合调节能力。结合水利工程水资源再利用,积极推进乐园水库抽水蓄能发电项目。科学布局储气设施,加强天然气应急储备能力建设。开展光热储能和氢储能等示范应用,实施“新能源+储能”试点示范工程,推进多元储能融合发展,加快储能规模化应用。

(十一)完善清洁能源输配体系。优化天然气管网建设,加快元坝—中贵线和元坝—德阳输气管道建设,支持国家管网、中石油、中石化气源上载下载设施建设,增强主干管网输配气能力,实现输气管线互联互通,形成苍溪气源通全国的供应格局。加强电网对新能源消纳调控,完善电力输送通道,提升苍溪电网供电能力。支持建设微电网、智能电网,促进清洁能源科学调配和智能化运用。

四、加快绿色转型,提升工业高质量发展能级

(十二)积极发展大数据产业。抢抓四川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余杭·苍溪东西部协作机遇,深化县属国有企业与数字龙头企业合作,推动国有资本向大数据产业布局,培育发展大数据产业,打造全省数字经济创新应用示范基地和资源开放共享示范基地。围绕广元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项目,发展智能制造、数字产品、信息技术服务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形成大数据产业重要增长极。培育壮大数据采集、处理、应用等产业,逐步完善我县大数据产业链。探索建设数字资产交易中心,深化数据要素创新应用。力争在全市率先建成智慧城市。

(十三)推进工业生产方式绿色化低碳化。在工业锅炉、窑炉等重点用煤领域,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分质利用。加快推进“清洁替代、电能替代”,稳步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推广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相结合的新型用能方式。强化工业能耗强度控制,围绕高载能行业企业,持续开展节能监察、能效对标、节能诊断和节能低碳行动。加快工艺革新和节能改造,鼓励先进节能技术集成优化运用,推动工业节能从局部、单体向全流程、系统转变。实施工业园区节能改造,推广中低品位余热余压发电、供热、制冷和循环利用,加强园区能源梯级利用,积极推进工业园区集中供热制冷。优化电力设施配置,推进精准供电用电,提升节能减损水平。鼓励支持企业利用固体废弃物生产新型墙体材料,大力推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延伸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链。

五、发挥生态优势,构筑区域绿色发展高地

(十四)加快发展有机农业低碳农业。调优、调强、调绿农业产业结构,增加绿色农产品和生态农产品的供给,建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绿色农产品供给地。巩固提升苍溪红心猕猴桃、苍溪雪梨等优势特色产业,突破性发展肉牛羊产业,稳定生猪生产。巩固提升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成果,全域推广苍溪红心猕猴桃、苍溪雪梨有机生产技术,持续推进“三品一标”认证,打造一批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巩固提升红心猕猴桃、中药材、苍溪梨、肉牛羊等种质资源库,推进产业良种化。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落实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开展耕地质量提升行动,深入实施化肥农药减量行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水肥一体化技术。积极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新技术、新设备,大力推行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统防统治和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深入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有效处置,大力推进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废弃农膜资源化利用,建立“资源—产品—再利用—再生产”循环机制。

(十五)推进有机农产品工业化增值。坚持加工减损、梯次利用、循环发展方向,统筹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副产物加工利用。促进农产品商品化处理,改善原料处理、烘干分级、冷链储存与物流等设施装备条件。加快绿色高效、节能低碳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集成应用。集中建立农产品加工副产物收集、运输和处理设施,采取先进提取、分离与制备技术,加强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提质发展食品饮料产业,巩固提升粮油加工,拓展软饮料制造、肉制品加工、休闲食品等细分领域,开发一批地方特色精深加工产品。发挥苍溪黄精、白芨等道地中药材资源优势,依托秦巴生物医药产业园,建立以现代中药、中药大健康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产业体系。加快中药材资源整合,抓好药食同源道地药材开发利用,支持中医药保健食品、养生食品、日化产品等中医药健康衍生品发展。

(十六)加快推进生态康养资源转化。立足资源禀赋,有效整合全县文旅资源提档升级,推动绿水青山直接转化为发展资源,加快建设嘉陵江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川东北生态康养旅游强县、嘉陵江上游山水园林城市。县城区重点发展以商贸服务业为主导,文化创意、度假休闲、医康养结合为亮点的“产、城、景、人、文”五位一体的公园城市。梨仙湖、亭子湖、沙溪湖重点发展滨水休闲康养产业,红军渡西武当山景区重点发展文化养生产业,三溪口景区重点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大力推动天府旅游名牌创建,打造一批天府旅游名镇名村。促进旅游产业要素绿色低碳化,健全旅游公交联程联运体系,在旅游景区普及新能源观光车。加快形成以苍溪红心猕猴桃、苍溪雪梨、亭子湖生态鱼等“苍溪味道”餐饮公共品牌。推行绿色饭店标准,在星级旅游饭店率先实施清洁生产。策划推出红色文化、状元文化、民俗文化等主题演艺、沉浸式产品,建设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大力发展智慧文旅,举行文旅消费月、消费季等活动,引导游客低碳出游、低碳消费。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加快建设苍溪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苍溪博物馆,积极参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规划编制。

六、倡导绿色生活,培育生态文明城市风尚

(十七)推进绿色低碳出行。优化交通路网配置,做好城市公共交通与慢行交通接驳,构建多层次、一体化公交线网模式,提高道路通达性。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水平,优化交通信息引导,加强停车场管理,加大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力度。推动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引导公众优先选择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降低私家车使用强度。加快广元港苍溪港区进港公路、铁路建设,推动公铁水多式联运。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运输车辆,大力推广清洁能源车辆,提升城市公交车中新能源占比。持续推进公路服务区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充电站覆盖率。加快公路、水路绿色发展,强化公路废旧沥青等路面材料循环利用。启动绿水绿航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建立健全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长效机制。

(十八)推进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转型。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和乡村建设行动。合理确定开发建设密度强度,建设城市生态和通风廊道,推行城市“留白增绿”。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积极创建排水防涝示范县,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实施城市内涝治理三年攻坚行动,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装配式建筑。推进国家园林县城创建,开展绿色单位、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商场、绿色建筑创建,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推进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推动建筑材料循环再利用,提高绿色低碳建材应用比例,逐步开展建筑能耗限额管理。提高镇村设施建设水平,加强历史乡土建筑、特色建筑和传统村落保护。

(十九)推行低碳生活方式。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加强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大力发展绿色商务,鼓励民众优先购买使用节能电器、节水器具等绿色产品,引导全社会向低碳消费转型。倡导文明、理性、节约的消费观念和生活理念,推广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实施全民节水行动计划,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完善垃圾分类制度,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推广乡镇生活垃圾、农林剩余物无害化处理新技术,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干部和企业培训体系。持续推进绿色低碳示范创建活动,涵养生态文化、展现城市文明。

七、建立转化机制,打造生态价值实现标杆

(二十)探索做好生态产品度量。强化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信息化建设,健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制度规范,有序推进统一确权登记,清晰界定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主体,依法登记明确生态产品权责归属。完成九龙山自然保护区、闫家沟水库、苍溪国家森林公园、文家角水库、梨仙湖湿地公园、白桥水库的确权登记工作。开展生态产品信息普查,搭建开放共享生态产品信息平台,建立生态产品动态监测制度,编制生态产品目录清单。构建生态产品价值评估体系,落实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技术规范,打造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量化标准。

(二十一)积极促进生态产品交易。搭建生态产品供需精准对接平台,促进生态产品供需有效对接。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加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康养旅游业等生态产业试点示范,搭建生态产品运营平台,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培育和保护核心品牌,强化生态产品认证,完善生态产品质量追溯机制,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增值。着力推动绿色金融创新,推出一批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等金融产品。

(二十二)创新推进资源权益变现。推动生态资源权益交易,完善用能权、碳排放权、用水权、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推进森林碳汇项目开发试点,参与全国碳排放权和碳汇交易。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生态保护补偿政策支持,推动苍溪改善和优化生态环境。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评估,建立健全基本农田、水源地、森林、湿地和矿产等自然资源占用补偿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夯实生态产品供给基础。

八、优化发展环境,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格局

(二十三)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大力推进县校合作,积极借助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力量,联合开展科技攻关,承接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实施一批绿色技术攻关项目,以创新链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依托龙头企业,探索搭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绿色技术创新平台。加大清洁能源高效利用、新型可再生能源安全利用等技术研究,推动清洁能源高效利用等新技术应用示范。强化产业数字化赋能,推动数字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及高端工业软件应用。推广“5G+智慧园区”应用,支持发展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和生产线,推动产品设计、生产流程等数字化。充分利用生物技术赋能生态农业、食品饮料、生物医药、健康养生、生态环保等产业加快发展。

(二十四)推动集聚集约发展。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适度集中、集聚发展。支持建设绿色低碳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工厂,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以苍溪经济开发区为核心,打造天然气综合利用开发基地、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医用产品制造基地。实行“亩均论英雄”评价和企业能效碳排放绩效评价,促进园区集约高效发展。支持绿色低碳优势企业集聚壮大,优化国有资本增量投向,推动国有资本增量向绿色低碳产业集中,鼓励民营企业深度参与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发展。

(二十五)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进能源资源开发和利益共享机制改革,提高能源资源开发就地就近转化利用水平。积极参与电力市场化改革,发挥电力市场对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支撑作用。推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探索形成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机制。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编制全县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科学划定农业、生态、城镇空间。探索生态环境保护属地化、区域化融合新模式。创新完善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机制。

(二十六)持续扩大开放合作。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积极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积极参与川东北经济区合作,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协同发展。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绿色低碳贸易和投资,深化绿色技术、绿色装备、绿色服务等方面交流合作。建立绿色低碳产业项目招商激励机制,探索实施市场化主体招商,加强绿色低碳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招引。积极参加重大展会活动,加强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项目和产品推介。

(二十七)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建立典范城市先行县建设组织领导体系,统筹相关领导小组协同推进。建立统计指标体系,加强动态监测和跟踪分析。健全法治保障,强化节能监察,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发展。建立人才智力支持机制,加大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培养引进力度,支持职业院校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采取校企、院企联合办学等方式培育技能人才。加强干部人才培训,把绿色低碳发展纳入干部培训内容,大力提高干部生态文明素养和专业化能力。强化政治监督和督促检查,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确保典范城市先行县建设落地见效。


(此件公开发布)




中共苍溪县委办公室

2022年2月18日印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 帮助说明|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苍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240001 蜀ICP备11026878号-2 川公网备5108240200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