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建立“田长制”监管体系。成立耕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对全镇每一块田、每一块地都严格明确“田长制”人员,建立镇、村、组、户四级网格管理体系,落实各级监管职责,压实责任。
二是加强“撂荒地”复耕复种。认真开展排查清理,建立撂荒地台账,制定整改方案,落实复耕主体,通过农户自己种、邻居代耕、业主流转、村集体统一复耕等方式,全镇600余亩撂荒耕地全部得到整改。
三是强化“非粮化”粮经作物套种。对新建产业园,不再规划占用耕地,对已有产业园套种玉米大豆560亩、行间种植小麦850亩、扩种蔬菜1200余亩。
四是严格杜绝耕地“非农化”。对农村建房、修路、养殖等“非农化”占地严格落实审批程序,由村建、国土、农业联合成立工作队,对农村违法占地情况进行查处,2022年,全镇不仅没有新占耕地情况发生,还通过土地增减挂钩、河道沙场拆除复耕等方式,新增粮油种植面积380亩。(谭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