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苍溪县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1月2... » 详情
苍溪县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1月21日)
时间:2024-03-05 来源:苍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打印 关闭本页

2010年1月21日

在苍溪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苍溪县人民政府县长  何海生


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克难奋进   求真务实

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我县加快建设美好新家园、推进发展新跨越的关键一年。面对灾后恢复重建前所未有的艰巨任务,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县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三保”和“两个加快”的要求,紧紧围绕“提速重建、跨越发展”主题,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奋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灾后重建加快推进,经济实现平稳增长,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经初步统计(下同),全年实现生产总值53亿元,同比增长13.1%,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3.5%、29.3%、13.8%,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38:30:3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026万元,同比增长39.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7亿元,同比增长10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1亿元,同比增长23.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7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55元,同比分别增长16.3%、9.7%。

一、狠抓恢复重建,家园建设成效显著

重建规划不断完善。按照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中期调整要求,对重建规划进行科学调整。调整后项目总数为1159个,估算总投资为116.1亿元,其中中央灾后重建基金23.5亿元。累计到位各类灾后恢复重建资金27.38亿元。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基础设施项目、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教育卫生等民生项目给予了充分保障。

重建项目加快推进。累计开工重建项目1017个、竣工824个,完成投资77.1亿元。完成143490户农房和28512户城镇住房维修加固。完成17066户农房重建,云峰镇农房重建获全市灾后重建特殊贡献奖。1763户城镇住房重建完工1510户。107个教育重建项目完工92个。99个医疗卫生重建项目完工80个。基础设施建设等灾后重建项目提速加快。自贡对口援建、港澳援建、中国红十字会援建项目有序实施。加快精神家园重建,成功举办“灾后重建·情系梨乡”大型文艺演出和“自贡苍溪手拉手、重建美好新家园”大型灯会。全面启动“助农增收致富还贷”行动。

重建管理规范有序。制定并强力实施项目并联审批制度。强化特供机制,狠抓建材保障,实行钢材、水泥提价申报和砖瓦、砂石临时最高限价制度。设立8086万元农房重建贷款担保基金,向3947户困难重建户发放贷款1.04亿元。城乡住房恢复重建补助资金通过“一折通”方式直接兑现到户。整顿重建秩序,全过程审计监督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项目,切实规范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向乡镇派驻重建安全监督和技术指导组,质量安全有效保障。

二、狠抓资源转化,经济发展提速增效

工业经济稳中有升。实现工业增加值8.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33.4%。调整武当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规划,启动二期工程。广元市天然气工业园落户我县并启动建设。出资4091万元与市共同组建油气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引进新创能公司钻井液和防腐管材维修项目、隆兴公司合成天然气焊割气体项目入驻。我县工业集中发展区被纳入全省产业园区(产业集中发展区)发展规划。投资15亿元的亨泰尔醋酸纤维丝束项目签署投资协议。新引进入园工业项目21个。实施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48个,宝清果汁、毅力猕猴桃果脯、不倒翁酿造、迪康魔芋等生产线建成投产。新培育规模以上企业3家、亿元以上企业1家、省级“小巨人”企业2家。新创市级以上知名品牌2个。

现代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实现农业总产值36亿元,同比增长6%。新建成三井、江南现代农业园区,东青现代农业园区开工建设。三井现代农业园区被确定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新打造千亩特色产业园16个。新建标准化产业基地3万亩、标准化养殖小区140个。新发展工业原料林2.2万亩。建成4000亩蔬菜基地。规范发展专合组织24个。新引进农业龙头企业1家。苍溪梨获“中国名优特产”和“中国地方特产”称号,“红皇”牌红心猕猴桃被评为四川名牌农产品,苍溪梨、红心猕猴桃被列入广元“七绝”。实现粮食产量40万吨、油料5万吨、水果16.6万吨;出栏生猪121.5万头、肉兔101.5万只,存栏毛兔430.6万只。建成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推进会在我县召开。连续第三年被授予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被评为全省十大“三农”样板县。被列为全省优势特色效益农业猕猴桃基地县。现代农业园区和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建设经验在全国会议上交流。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全省首批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通过验收。建成省级乡村旅游示范乡镇6个。梨乡风情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被评为全省十佳乡村旅游线路。有效提升接待能力,唐韵大酒店竣工投入使用,苍溪国际大酒店、梨博园接待中心加快建设。歧坪真丝挂毯获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铜奖。实现旅游收入5.2亿元,同比增长31%。启动中长期商业网点布局规划和省级“农超对接”试点。扎实开展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活动,实现销量39.3万台(部)。加快城乡流通体系建设,持续推进“万村千乡”、“双百”、“双进”、“新网”市场工程,新建农家店和服务网点174家。启动武当、梨乡、晟北市场升级改造工程。

三、狠抓重点工程,项目投资保持强劲

重点项目全面推进。千方百计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完成亭子口水利枢纽坝区257户1033人、苍溪航电左岸23户90人移民搬迁安置,迁建集镇和移民居民点建设扎实推进;广南高速公路苍溪段征地拆迁率先完成;兰渝铁路苍溪段征地拆迁全面展开。亭子口水利枢纽主体工程正式开工,导流明渠、场内道路、管理营地等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即将实现大江截流。苍溪航电完成场平道路、左岸围堰工程、左岸砂石料加工系统等项目建设。新引进大唐川北公司投资东河流域梯级水电开发,东溪、杨牟寺、鲤口、碑沱电站开工建设。广南高速公路苍溪段全面开工,控制性工程嘉陵江跨江大桥、孪家岩隧道快速推进。兰渝铁路苍溪段控制性工程李家湾隧道、肖家梁隧道、嘉陵江特大桥开工建设。天然气勘探开发快速推进,完成九龙山区块三维地震勘探,新开钻井17口,累计达43口,九龙山、龙岗西、元坝三大区块探明储量较大,龙16井单井产量跻身中石油前5强。

项目争取成效喜人。抢抓扩大内需机遇,争取常规项目239个,到位资金7.1亿元,同比增长77.5%。在全市唯一争取为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国务院扶贫办“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项目实施试点县、全省培育现代畜牧业重点县。被纳入全国梨重点区域发展规划。被列为全省优质商品猪生产基地重点建设县。

招商引资不断拓展。成功举办第七届梨花节和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投资说明会,积极组团参加西博会、渝洽会、广元女儿节、泛珠论坛暨经贸洽谈会等重大招商活动。引进实施招商项目82个,到位资金42.9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个,工业项目到位资金36.7亿元。努力扩大对外贸易,实现出口创汇283万美元,外派劳务615人。

四、狠抓收支平衡,财政金融稳健运行

财税工作再创佳绩。被省政府列为全省第二批扩权强县试点县,顺利实现财政体制对接。实现财政总收入3.5亿元、总支出30.3亿元,同口径分别增长85.3%、27.8%。坚持市场化配置砂石、土地资源,分别实现收益2253万元、6207万元。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对国资公司所属营业用房公开竞租。完成“小金库”治理和非税收入清理。面对财政刚性支出由2008年3.7亿元增加到2009年7.4亿元的严峻形势,多方筹资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公务员津补贴全面到位,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兑现落实,事业、工勤人员奖励和生活补贴全面提高。安排资金3150万元解决村(社区)组干部报酬和村(社区)办公经费。化解历史债务8800多万元,其中系统外“普九”债务3875万元。

金融保障持续增强。深入开展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县建设,清收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到逾期贷款1697万元。基本完成县国投公司组建,为重大项目融资0.65亿元。投放工业贷款0.9亿元。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顺利推进。新建扶贫资金互助社7个。年末全社会各项存、贷款余额达到95.6亿元、26.2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26.1%、34.5%。

、狠抓城乡建设,人居环境不断优化

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启动新一轮县城总规修编和歧坪、元坝等19个乡镇规划修编。麻纺厂片区改造工程突破推进,安置房建设全面启动,安置小区规划被评为全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项目。红十字医院片区开发顺利实施,游乐园片区开发破难启动。嘉陵路、桂花路改造工程开工建设。肖家坝干道二期完成路基工程。江南干道二期加快建设,延伸672米。嘉陵江二桥通过世行专家评审。卢家壕、肖家坝河堤建设加快推进。杜里坝河堤建设方案获省批准并启动建设。乡镇场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面启动。新增城镇人口0.86万人,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

新村建设展现新貌。生态小康新村建设模式被确定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六种模式之一。规划启动覆盖8个乡镇45个村的元(坝)龙(山)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三(岔)九(盘)片成功竞争入围全省2010年以工代赈新农村示范片。新启动建设生态小康新村50个、扶贫新村13个,建成生态小康户1.2万户。

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改造国道212线55公里、苍旺线85公里,新建通乡、通村水泥(油)路747公里,新(改)建机耕道276公里。除险加固震损水库73座,新建防渗渠230公里,治理水土流失38.6平方公里。新建安全饮水工程3962处,解决17.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推广农业机械5485台(套)。新(改)建提灌站61处。新建沼气池9500口。整理开发土地19492亩,新增耕地2937亩。电网改造1.1万户。新建3G网移动基站40个, C网、G网基站28个。恢复732个村(社区)有线广播,有线电视入户率提高到68%。

城乡环境明显改善。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抓好“五乱”治理,大力实施“十大工程”,高标准打造五大进出口通道。省级卫生县城通过复检。积极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生态县、环境保护模范县创建,新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3个、生活污水处理工程2处,新增城市绿地5万平方米,被评为全省绿化模范县。

六、狠抓社会事业,人民生活切实改善

科教文卫事业长足发展。组织实施科技项目46项,落实高校书记、校长震后广元行科技项目6个。被评为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苍溪中学重建工程全面启动。义务教育综合考核、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和上线率名列全市第一。21个乡镇通过“普三”验收。认真落实“9+3”免费教育计划,接收110名藏区学生来我县就读。通过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地区复查。永宁火龙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成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县。被评为全省体育工作评估优胜县。乡镇卫生院重建基本完成。县人民医院、县红十字医院等重建工程全面启动。建成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甲型H1N1流感等疾病得到有效防控。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23‰。

社会保障水平全面提高。在全市率先开展统筹城乡劳动保障试点,被列为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12.58万人,超任务25.8%。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73.9万人。基本建立起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和城乡一体化劳动保障服务体系。新增城镇就业5318人。实施农民工技能培训4.08万人,转移输出劳动力25.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4.6亿元。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累计补助分别提高到145.8元、63.7元。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提高到35%。

民生工程取得良好成效。统筹10.5亿元项目资金,强力实施八大民生工程,94项建设任务全部完成。梨山路54套经济适用房、80套廉租住房完成主体工程,龙潭社区224套廉租住房启动建设。为3943户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发放廉租住房补贴648.8万元。搬迁受地质灾害威胁农户560户1963人。在被撤并乡镇实施供水、交通、场镇配套设施等基础建设工程28项。为5002名患大病、重病城乡困难群众发放救助金630万元。对700名重度特困残疾人实行专项就业援助。解决了12968名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

广泛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三爱”活动。罗玮、余映秀分别被评为首届全省助人为乐模范和孝老爱亲模范。完成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有序推进二轮县志修编,启动抗震救灾志编纂。成立县防震减灾局。国防动员工作不断加强,红军渡纪念园被命名为省级国防教育基地。气象、档案、保密、人防、对台、工会、妇女儿童、青少年、外事侨务、民族宗教、食品药品、住房公积金管理等工作都取得新成绩。

七、狠抓安全稳定,社会保持安定和谐

热难点问题有效解决。积极争取政策,对襄渝铁路民工进行了职业病体检鉴定。为“老三社”职工、老知青和机关事业单位临聘人员办理了超龄参保手续。核销破产企业保险欠费1489万元。签订县属国有集体企业破产下岗失业职工经济补偿协议,兑现首批经济补偿金。解决了苍溪丝绸总公司改革时“三不变”事业人员遗留问题。完成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和集体林权制度、水务体制、畜牧兽医体制、城区人力客运三轮车运营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乡镇农机站、广播站、统计体制和乡镇机构改革,启动实施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

社会管理全面加强。新成立社区居委会10个。“两所一庭”建设有效实施。健全矛盾纠纷行政调解中心、人民调解中心。“五五”普法深入开展。城市行政执法局得到省政府批准。积极开展“大接访”活动,有效解决群众信访问题6006件,无理缠访、越级非正常上访等行为得到整治。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依法追讨农民工工资527.4万元。全面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天网工程”二期全面建成,“三项建设”正式启动,第二轮省级平安县建设通过验收。强力打击村霸、路霸等黑恶势力,营造了良好发展环境。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三项行动”,被评为全国平安畅通县区。启动建设应急物资储备仓库。战胜了“9·13”洪灾等自然灾害。精心组织,全力保障,确保了“5·12”地震周年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开工等重大活动的和谐稳定。

政府建设持续推进。充实政府法律顾问组,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加强。自觉接受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办理人大议案1件、人大代表建议99件,办理政协建议案5件、政协委员提案118件。修订完善了《政府工作规则》,每日发布政务晨讯,每周进行政务督办,每月印发工作重点,每季度分析经济形势。强力开展机关作风建设,行政效能问责29个单位、40名工作人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县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取消行政审批事项52项,清理规范性文件214件。组建县政府投资评审中心,评审项目798个,审减不合理投资2.1亿元。狠抓政务信息公开,初步实现网上公文交换。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喜事多、大事多、难事多,是我县发展历程中极为重要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在超常工作中提速灾后重建,在抢抓机遇中启动了一批对全县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重点项目,在攻坚破难中解决了一批群众广泛关注的热难点问题,在爬坡奋进中加快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前进的历程极不寻常,取得的成绩实属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及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支持、鼎力相助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同心同德、奋进图强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全县各条战线上的干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向驻苍部队、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离退休老同志和关心支持苍溪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灾后恢复重建任务艰巨,重建步伐还需加快;经济总体质量不高,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一产业比重过大;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工业企业规模小、带动力弱,产业链层次和产业集聚度不高;农村基础设施仍然薄弱,交通、水利等基础条件较为滞后,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保运转难度大;保障和改善民生任重道远,就业压力较大,部分低收入群体生活困难;个别部门和工作人员思想、作风与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不相适应。我们将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解决好这些问题,决不辜负全县人民的期望。


抢抓机遇   勇争一流

奋力推进2010年苍溪发展新跨越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最后一年,是灾后恢复重建决胜之年。随着国家新一轮西部开发的启动和亭子口水利枢纽、兰渝铁路、广南高速公路等重点工程的深入推进,我们既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和挑战,更面临一系列重大机遇和有利条件。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支持保障力度,宏观经济环境积极宽松;国家和省将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扶持力度,全省“7+3”产业发展规划将天然气资源就地转化列为重要内容,十分有利于我们争取政策、项目和资金;灾后恢复重建和重点项目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效应逐步显现,为跨越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面对这些新机遇,面对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善于抢抓机遇,敢于攻坚克难,勇于争创一流,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苍溪实际的科学发展新路子。

2010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省委九届七次全会、市委五届十一次全会和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瞄准“加快建设立足川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资源转化低碳经济强县”发展定位,抢抓灾后重建、扩大内需和西部全面开发重大机遇,围绕“提速重建、跨越发展”主题,坚持“一主三化五动”发展思路,以低碳经济为方向,以资源转化为突破,以园区建设为抓手,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推进城乡统筹,加快民生改善,奋力夺取重建美好新家园和“十一五”规划的全面胜利。

2010年政府工作的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4%、2‰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着力做好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质量安全,提速恢复重建,着力建设美好家园

继续把灾后恢复重建作为全县中心工作,铆定“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目标不动摇,坚持民生优先,着眼长远发展,围绕“六有”和“两个超过”,又好又快又稳推进灾后恢复重建。

强力加快重建进度。继续把民生重建摆在优先位置,千方百计加快建设步伐,春季开学100%的学生搬入新校舍,5月底前基本完成城镇住房恢复重建,8月底前基本完成教育、卫生项目恢复重建。坚持以路、水为重点,城乡并进,9月底前全面完成交通项目恢复重建,年底前全面完成震损水库、污水处理、城区绿化及受损农田、提灌站、沼气池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体系建设。坚持恢复重建与改造提升相结合,着力加快和提升三次产业项目重建,6月底前全面完成农业产业项目重建,年底前基本完成其他产业项目重建。统筹推进各项事业重建, 4月底前全面完成自贡市对口援建三川镇重建项目,“5·12”地震纪念日前全面完成特殊党费资助项目建设,年底前全面完成就业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体系、机关单位办公用房、防灾减灾、生态修复、环境整治等项目重建。年底前除港澳援建、统借统还国外紧急优惠贷款项目外,基本完成其余重建项目。

切实规范重建秩序。坚持程序不减、周期缩短,强力实施项目并联审批制度。建立统一开放、规范高效、竞争有序的招投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中介机构监管,依法从严从快查处挂靠投标、串通投标、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等违法违规行为。坚持抗震设防要求,切实抓好项目质量安全,及时对建成项目进行验收。加强对灾后恢复重建、扩大内需项目和资金的跟踪监察审计,确保资金安全。努力实现科学重建、阳光重建、安全重建。

二、突出工业园区,培育优势产业,着力壮大工业规模

强力推进工业强县战略,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做强优势产业,壮大骨干企业,发展产业集群,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切实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全力决战工业园区。围绕绿色农产品加工、天然气资源转化,坚持关联发展、成链发展、积聚发展、集约发展、合作发展,努力建设成长型特色工业园区,促进产业集群形成。筹集资金1.5亿元夯实园区基础。加速推进武当工业集中发展区二期工程建设,拓展园区1平方公里。强力推进天然气工业园建设,完成首批拆迁安置和入园道路建设,建成园区面积1平方公里。加快歧坪小企业创业园建设。力争新引进入园项目10个以上。园区工业实现产值18亿元。

加快培育优势产业。以低碳产业发展为方向,加强技术改造,加快产品升级,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深度开发食品饮料业,建成青春宝雪梨膏、果王生物猕宝康、毅力猕猴桃口服液等生产线,实现产值23亿元。提升林板产业,完成林安中纤板等生产线技改升级,实现产值1.5亿元。推进天然气资源就地转化,新创能公司钻井液和防腐管材维修项目建成投产,加快推进隆兴合成天然气焊割气体和亨泰尔醋酸纤维丝束项目,抓好天然气净化厂前期工作。开工建设赛特钢结构项目。实施工业项目41个,实现投资12亿元。

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坚持县级领导、部门联系重点产业和企业制度,搞好协调服务,保障企业用地、水电气、原料等生产要素,建立工业发展基金,落实担保、贴息等扶持政策,促进企业满负荷生产。新培育规模以上企业4家,新上亿元企业1家。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新培育市级以上知名品牌3个、省级著名商标1个。抓好低碳经济试点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个百分点。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2亿元,增长26%。

三、突出重点项目,狠抓招商引资,着力强化投资拉动

坚定不移地把项目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加快在建项目,不失时机开工新项目,研究储备一批涉及长远的重大项目,努力实现项目投资新突破。

加速推进项目建设。健全重点项目建设协调服务机制,规范有序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亭子口水利枢纽完成揽机平台建设、二期围堰和大坝基础开挖,启动大坝浇筑。苍溪航电启动右岸主体工程、机电设备安装和业主管理营房建设。建成东河流域水电梯级开发后四级电站。积极做好广南高速公路、兰渝铁路苍溪段协调服务工作,加快推进建设进度。协助推进天然气勘探开发。启动龙(王)五(龙)土地整理项目,完成东青、东(溪)岳(东)、龙山、白驿4个土地整理项目。创新项目工作机制,坚持“一个重点项目、一名责任领导、一套工作班子、一个实施主体”工作制度,着力解决项目报批和建设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建设高效推进。

积极搞好项目争取。认真研究国家和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的相关规定,搞好项目储备,做深做细项目前期工作,不断充实完善项目库。充分利用扩权强县试点、灾后恢复重建等政策机遇,积极申报,加强衔接,争取更多项目纳入中央、省市计划盘子。新争取到位项目资金2.5亿元。着眼长远、抓住主线、突出重点,科学编制“十二五”发展规划。

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广泛开展区域合作,主动融入成渝经济区。打好“生态牌”、“资源牌”、“重建牌”,立足清洁能源、绿色农产品等优势资源,承接产业转移,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引进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大项目、好项目。加强新开工项目用地评价审查,提高投资强度。抓好节会招商,办好第八届梨花节。新引进项目30个,到位资金26亿元,其中亿元项目3个。

四、突出规划龙头,加快建设步伐,着力提升城乡面貌

抢抓灾后恢复重建机遇,坚定不移加快城乡建设,推进城镇发展,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好城镇的集聚和带动效应,为经济社会发展构筑良好平台。

完善城乡规划布局。依据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合理安排城镇建设、产业集聚、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推进县城规划区范围内控制性详规的制定,加快编制重要地块、重要节点修建性详规。结合人防及地下空间利用规划,抓好停车场建设规划。深入推进乡镇和被撤并乡镇场镇规划修编。加强城乡规划执法管理,切实提高规划执行率。

强力推进城市建设。按照“一城三片九组团”城市空间布局,打好旧城改造和新区扩张“两张牌”,抓好杜里坝、肖家坝、江南“三大区块”,主攻嘉陵江二桥、杜里坝河堤、江南干道“三大关键”,推进生态山水宜居城市建设。全力加快新区发展。完成杜里坝河堤、肖家坝河堤和肖家坝干道二期、江南干道二期延伸工程建设。启动嘉陵江二桥、江南水厂建设。加快旧城改造步伐。强力推进麻纺厂片区改造,完成安置房建设。完成卢家壕河堤、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管网配套建设。全面实施九曲溪治理。完成红军路等城市道路改造。搞好场镇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快乡镇场镇发展。有序引导农民进入城镇,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

全面改善城乡环境。持续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强化城市管理。抓好城镇风貌塑造,推进国道212线、苍剑线、苍旺苍巴线风貌建设。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安静、生态四大环保工程。启动建设白鹤山森林公园、肖家坝河堤绿化等城市景观工程。深入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生态县、环境保护模范县创建。

夯实农村发展基础。抢抓广元建设西部次级综合交通枢纽机遇,突破推进交通建设。新建通乡、通村水泥(油)路370公里、农村客运站3个、桥梁4座。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抢抓建设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机遇,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整治病险水库46座,新建防渗渠100公里,治理水土流失30平方公里。新建供水工程1280处,解决13.4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新(改)建提灌站44处。新建沼气池3500口。建成岳东110KV输变电站,改造农村电网1.1万户。

五、突出农业园区,转变发展方式,着力促进农民增收

坚持以“三园一村”为路径,以农业园区为载体,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推进庭园经济向农业产业化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积极推进山区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坚持一个园区就是一个产业基地、一个亿元企业、一个观光景区、一个示范窗口,推行“六个三”建设模式,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完成三井(山区)以工代赈现代农业园区二期建设。将江南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成“嘉陵第一庭园”。初步建成东青万亩粮油示范园。启动建设中土三岔—元坝九盘、五龙印合—龙王友谊、歧坪旭光—岳东神马等特色产业园。支持边远乡镇依托优势产业建立特色产业园区。新建以猕猴桃为主的500亩以上特色产业园30个。进一步改革完善园区经营管理体制,积极鼓励企业、专合组织和业主大户入园带动农户发展,促进园区建设上档升级。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围绕“1+3”特色产业,坚持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发展,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新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1家、市级2家。新建农村专合组织10个。新植猕猴桃2.5万亩,规范发展苍溪梨1万亩,新建蔬菜基地0.2万亩、魔芋基地0.2万亩、工业原料林2万亩。实施新增1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实现粮食产量40万吨以上、油料产量5万吨以上。抓好川明参国家原产地域保护申报工作。建成全国绿色食品(水稻)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县。推进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建设,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21个。生猪、肉兔出栏和毛兔存栏分别增加15万头、100万只、20万只。

持续加快新村建设。以元(坝)龙(山)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和三(岔)九(盘)全省以工代赈新农村示范片为重点,坚持生态小康新村建设与灾后恢复重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乡村旅游发展紧密结合,提升“户办工程”,整体推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村落民居建设。启动建设生态小康新村49个、扶贫新村12个,建成生态家园户1.2万户。

全力抓好助农增收。深入推进“助农增收致富还贷”行动。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转移输出劳动力23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3.2亿元。编制新一轮扶贫开发十年规划,减少贫困人口1.19万人。搞好生猪、水稻、玉米、油菜等政策性农业保险,逐步将猕猴桃、苍溪梨等特色产业纳入保险范围。抓好农机购置补贴,推广农业机械6000台(套)。严格落实粮食直补、良种等涉农补贴。强化农民负担监管,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六、突出乡村旅游,活跃第三产业,着力扩大消费需求

围绕重点项目建设和区位改善对三产业的带动,突出发展乡村旅游业,加快发展服务业,集聚人气、激活商气,改善环境、促进消费,做强以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巩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成果。加强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启动望天观·九龙山旅游景区建设,建成九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打造寻乐书岩、云台观、中土观音寺等旅游景点,连片开发元坝将军—中土观音寺旅游带。完成红军渡·西武当山景区玄武广场等景观工程建设。提升接待能力。建成苍溪国际大酒店、梨博园接待中心。深度开发地方特色餐饮、休闲旅游产品。力争接待游客2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亿元。

有效扩大消费需求。积极培育汽车、家电、文化、休闲等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业态。新建配送中心5家、物流企业3家,新上亿元商贸流通企业2家。规范梨乡、武当等综合市场建设,启动江南农贸市场建设,完成五龙、永宁、白山等农贸市场改造。抓好“万村千乡”、“新网”、“双百”、“双进”市场工程和家电、汽车、摩托车等下乡活动,扩大农村消费。加强价格监测,整顿规范市场秩序。

培育壮大民营经济。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大力实施“回引工程”,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形成全民创业格局。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优化发展环境,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新增民营企业16家,民营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9%。

七、突出财政保障,优化金融服务,着力增强发展活力

创新理财模式,加强育财聚财能力建设,改善金融服务,努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切实抓好财税工作。充分利用扩权强县试点政策,改革完善财税机制。大力加强财源建设,强化税收征管,抓好非税收入管理,不断做大收入“蛋糕”。力争全年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2.23亿元,增长10.1%。坚持零基预算,全面实行部门综合预算,切实增强预算刚性。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千方百计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发展。逗硬落实债务管理办法,进一步强化债务监管,切实防范债务风险。

努力优化金融服务。完成小额贷款公司、小额贷款担保公司组建。建立良好的政企、银企关系,缓解企业贷款难问题。强化县国投公司经营管理,提升为重点项目投融资服务能力。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新建扶贫资金互助社20个。探索建立林权、宅基地、土地流转等农民不动产抵押贷款机制。扎实推进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县建设。力争年末全社会存、贷款余额均增长20%以上。

八、突出公共服务,推进城乡统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

坚持城乡统筹,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扩大公共服务覆盖面,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优先发展科教事业。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地5个,组织实施科技项目30个。突出苍溪雪梨、苍溪红心猕猴桃,加强院校合作,提高技术含量,创优品牌。成立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苍溪分院。启动中国苍溪红心猕猴桃植物博览园建设。完成苍溪中学、城郊中学重建工程,推动苍溪职中整体搬迁。稳妥推进学校布局调整,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打造苍溪教育品牌。不断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扶持发展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民办教育。

健全医疗卫生体系。完成县人民医院、县红十字医院、县中医医院重建工程。强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乡镇卫生院规范化管理,抓好社区卫生服务和村卫生室建设,完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扎实抓好传染病和重大疾病防控工作。深化农村药品“两网”建设。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加大违法生育处理力度,稳定低生育水平。

繁荣文化体育事业。深入推进县文化艺术广播影视中心、县体育馆、县档案馆等公共文化体育服务设施建设。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抓好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持续加强网吧和文化新闻出版市场监管。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快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新增有线电视用户3000户。建立完善农村广播运行维护长效机制。

扎实开展第二届四川省文明县城创建活动,深入搞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完成“两纲”评估。认真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切实做好老龄、关工委、残疾人、气象、邮政、县志、保密、红十字会、国防动员、对台、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和住房公积金管理等工作。

九、突出社会保障,抓好民生工程,着力改善人民生活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汇聚民力。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体现执政为民的最重要目标,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紧紧围绕群众所需、所急、所盼,坚定不移地推进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文化体育等民生工程。持续搞好被撤并乡镇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安排1000万元解决64家县属国有集体破产企业失业人员经济补偿。认真解决“三留守”人员具体问题。加快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和农村贫困人口危房改造。完成24处重大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避险搬迁655户受灾农户。加快乡镇惠民帮扶站建设。

切实增强社会保障。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劳动保障试点,搞好与国家新农保政策对接,全力扩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统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统筹城乡就业试点覆盖面。建成“一城四镇”劳动人力资源市场。强化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征收社会保险费2.5亿元。落实新一轮积极就业政策,新增城镇就业4800人。继续完善城乡居民低保制度,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抓好城乡医疗救助和救灾救济工作。

认真抓好移民工作。扎实推进亭子口水利枢纽迁建集镇和移民居民点建设,完成二期围堰移民搬迁安置。完成苍溪航电右岸征地拆迁和移民搬迁安置。完成兰渝铁路苍溪段征地拆迁。抓好移民居民点产业扶持和基础设施建设。切实维护移民群众合法权益。

十、突出民主法制,维护公平正义,着力构建和谐社会

认真落实安全稳定第一责任,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积极构建和谐苍溪。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县政府机构改革和乡镇机构改革。加强“两所一庭”建设,夯实基层法制基础。加大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一事一议”工作力度,切实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深入开展“五五”普法。畅通法律援助渠道,依法保障群众平等享用法律资源,努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扎实做好稳定工作。健全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加强对影响社会稳定因素的分析和把握。继续抓好县级领导接访和干部下访工作,依法按政策及时妥善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开展感恩自强教育,严肃处理违法信访行为。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推进“三项建设”,深入开展“平安”创建,坚决打击暴力犯罪和破坏重点工程建设的犯罪行为。完成乡镇农机站、广播站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启动梨都宾馆等改制工作。

强化安全应急管理。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道路交通、灾后重建、项目建设、食品药品、烟花爆竹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争创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全面推进基层单位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建成应急指挥平台,不断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勤政为民   廉洁高效

努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新形象

时代赋予我们庄严使命,人民寄予我们热切期盼。面对美好的发展前景,我们必须把全部精力放在苍溪发展上,放在对人民尽责上,励精图治,奋发有为,不断提高凝聚力、执行力、公信力、亲和力、感召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一、服务发展,提高凝聚力。当前我们正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必须凝神聚力,以更高的眼光、更强的本领来服务和推进苍溪发展。强化学习理念。继续坚持和完善定期学习制度,建设学习型政府,把学习成效体现到齐心协力谋发展、万众一心抓发展上来。强化大局观念。自觉把工作放到全省、全市、全县的大局中去认识、去定位,形成统一意志,引领统一行动。强化民主意识。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听证评估等制度,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强化创新能力。努力用开放的思维想问题,改革的方法办事情,市场的机制促发展,创造性地推进工作开展。

二、真抓实干,提高执行力。坚持用落实推动工作,用落实检验作风,用落实树立威信。强化抓落实的意识。拿出攻坚克难的胆识,发扬雷厉风行的作风,不回避矛盾,不积压问题,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改进抓落实的方法。主动深入基层一线,对潜在问题防患于未然,苗头性问题主动出击,热点问题冷静分析,难点问题果断处置。跟踪强化效能问责,对正在落实的讲进度,尚未落实的查原因,落实不力的追责任。确保抓落实的效果。对认准的事,确定的事,抓住不放,一抓到底,力戒抓而不紧、抓而不实、半途而废、龙头蛇尾。深入开展“四治”专项行动,改进文风会风,提倡开解决问题的会,发解决问题的文件,切实提高工作实效。

三、依法行政,提高公信力。坚持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严格依法履行职责。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坚决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支持政协参政议政,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努力形成工作合力。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充分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积极作用。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大力推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着力建设诚信政府。兑现说过的话,落实发过的文,解决承诺的事,真正取信于民。搞好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

四、执政为民,提高亲和力。人民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政府的职责就是为人民服务,必须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深入群众、发展上依靠群众。高度重视民意。牢记“群众在我们心中的位置有多重,我们在群众中的形象就有多高”的朴素道理,广泛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想问题、出主意、作决策。时刻体察民情。常怀爱民之心,常思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随时将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和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加快县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推进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努力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切实珍惜民力。勤俭办事,把有限的财力、物力用在人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用在特殊困难群体的帮助扶持上,用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最关键的事项上。

五、廉洁自律,提高感召力。坚持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规范工程招投标、土地出让、矿产资源开发、政府采购、国有资产出租转让。认真落实述职述廉、重大事项报告、经济责任审计和民主议事决策机制,使政府权力在制度轨道中规范运行。严格责任追究,坚决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坚决查处损坏发展的行为,坚决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坚决不做虚报浮夸的表面文章,真正以勤廉务实的作风、干净做事的正气、改革发展的实绩,回报全县人民的厚望。

各位代表,我们的事业大有可为,苍溪的前景无限美好。面对全县人民求发展、盼发展的强烈愿望,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顽强的作风,攻坚克难、艰苦创业,奋勇拼搏、勇争一流,为建设美好新家园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而不懈奋斗!


附件

名  词  解  释

1.三保:指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

2.两个加快:指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和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

3.农超对接:指超市直接到农村去采购农产品,农民直接把农产品送进超市。

4.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指国家为鼓励农村消费,对农村居民购买补贴目录范围内的家电、汽车、摩托车产品给予一定比例的财政补贴。

5.“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指商务部实施的引导和鼓励城市大中型流通企业延伸连锁经营网点到农村,建立连锁“农家店”的市场建设工程。

6.“双百”市场工程:指商务部实施的在全国重点扶持100家大型批发市场和100家大型流通企业的消费载体建设工程。

7.“双进”市场工程:指商务部实施的以“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为主题的社区商业工程。

8.“新网”工程:指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的在“十一五”期间,供销合作社工作在夯实基层基础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加快建设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

9.五乱:指垃圾乱扔、广告乱贴、摊位乱摆、车辆乱停、工地乱象。

10.“十大”工程: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教育、清洁城市、清洁集镇、清洁村庄、清洁通道、清洁院校、清洁企业、清洁市场、人畜防疫和规范六小行业工程。

11.普三:指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12.“9+3”免费教育计划:指藏区在全面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基础上,2009至2013年,每年组织1万名农牧民子女到内地接受三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

13.三爱:指爱祖国、爱苍溪、爱岗位。

14.两所一庭:指基层派出所、司法所和法庭。

15.老三社:指计划经济年代的木船社、铁业社、缝纫社。

16.“天网”工程: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固定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和信息记录的城市图像监控系统。

17.三项建设:指公安信息化、执法规范化和公安队伍建设。

18.三项行动:指安全生产执法行动、专项治理行动、宣传教育行动。

19.“7+3”产业:指我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电力、油气化工、钒钛钢铁、饮料食品、现代中药等优势产业和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生物工程及新材料等潜力产业。

20.一主三化五动:“一主”指项目兴县和工业强县主导;“三化”指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山区城镇化;“五动”指工农联动、投资拉动、城镇带动、开放推动、人才促动。

21.“六有”和“两个超过”:指家家有住房、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群众基本生活生产条件超过灾前水平、经济社会发展超过灾前水平。

22.三园一村:指特色农业产业园、乡村旅游观光园、城乡统筹示范园和生态家园新农村。

23.“六个三”建设模式:指建设特色产业园、统筹城乡示范园、乡村旅游观光园“三园”,坚持规划先行、规范建设、规模发展“三规”,抓好路网、水网、线网“三网”,打造川北民居风景、生态庭院文化情景、梨乡优美夜景“三景”,创新党政推进机制、项目整合机制、市场经营机制“三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效”。

24.一城三片九组团:指将苍溪县城按区位划分为江北、江南、百利工业区三个片区,按用地分布状况划分为九个相对独立的组团。

25.两网:指农村食品药品供应网和监督网。

26.“三留守”人员:指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

27.“一城四镇”劳动人力资源市场:指县城和元坝镇、歧坪镇、龙山镇、东青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公共就业服务中心。

28.四治:指治庸、治懒、治散、治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 帮助说明|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苍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240001 蜀ICP备11026878号-2 川公网备5108240200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