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公布,根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国家标准,由各市(州)旅资委(景评委)推荐,经四川省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质量评定委员会2024年第一次会议研究,乐山市沐川县沐川竹海旅游景区等9家旅游景区达到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要求,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现予公示。苍溪黄猫垭旅游景区名列其中。
黄猫垭镇位于苍溪县东北部,因蟠龙山岩有一对形状若猫的黄色奇石而得名,因九十年前发生的黄猫垭战斗而蜚声中外。一镇连三县,地理位置重要,自然景观富集,古往今来,都是商贾云集的驿站和文人墨客寄情山水的福地。独具特色的生态产业与厚重的红色文化交相辉映,乡村振兴的征途中又幸逢建设“红色美丽村庄”的加持,“最大胜利地”——黄猫垭,在新时代的聚光灯下已发生最大的嬗变。
通过“三借三抓”交替发力,持续用功,去年,黄猫垭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顺利通过评估验收。
一、借智抓调查研究,革命历史“开口说话”。2021年9月,发起成立广元市川陕甘红色文化研究会,同期邀请省内党史、军史、档案、地方志权威专家和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研究机构人员,围绕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黄猫垭战斗过程及其影响等方面,开展实物、文献、史料、档案、口述史的搜集整理。组织专业力量对前沿指挥所、红军大院、战壕遗址等开展考古调查,对战斗细节进行全面还原,为后期保护开发利用提供了真实的史料支撑。先后将相关资料呈送红军后代核实,请权威专家、学者进行论证。省文物局、革命文物处领导5次亲临现场进行指导,先后开展9轮展陈大纲专家论证,实现了战斗遗址保护原真、原貌、原味,陈列馆真景、真物、真史。新编印《黄猫垭大捷》历史资料选编,收录红军故事和战斗经历者回忆多达百篇。新编绘出版连环画《黄猫垭歼灭战》,作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课的辅助教材。新创作《黄猫垭战斗》《苍溪本色》红色舞蹈剧精品节目,走进城市社区和边远乡村。《半月谈》2023年第一期刊发苍溪县委书记张世忠题为《以红色文化引领苍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署名文章。
二、借力抓项目实施,红色遗址“青春焕发”。借助红色美丽村庄试点、乡村振兴、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等政策机遇和杭州余杭区帮扶我县的契机,围绕遗址保护、园区基础配套建设等邀请专业机构编制了《文物修缮保护设计方案》《战歌嘹亮—黄猫垭战斗史实陈列方案》《环境风貌提升方案》《苍溪县黄猫垭AAAA景区规划》等多个方案和规划。各方案、规划相融相通,实现遗迹保护、景区建设、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席会议机制和三级联动工作专班,整合中央、省、县三方资金近3亿元(省文旅厅、省文物局支持项目资金达2000万元),按照连片保护、整体展示、融合发展建设思路,锁定项目清单,统一谋划、一体推进、联动实施。文物修缮展示、场馆升级改造、环境整治等24个项目,两年时间全面竣工。鼓励黄猫垭成功人士回乡创业,本着精确选题、规范实施、按时完成的原则,一对一服务,全过程跟踪,引导民间资本参与项目建设。黄猫垭商会名誉会长罗洪连续多年投资近1.2亿元,建设特色产业园和改善基础设施,有力助推了整个战略实施。
三、借势抓转化利用,产业融合“锦上添花”。打造革命烈士陵园、红军小道等主题研学景点18处,推出《钱衣裳》等精品课程8个、精品教学线路2条,做到有址可瞻、有景可观、有史可讲。建成红军渡干部学院黄猫垭分院、川东北青少年研学基地,年均接待中小学研学近2万人次、红色旅游观光团队500批次。利用园区道路、跨村道路及山坡,栽种观赏桃花150万余株共86个品种,配套打造桃花岛、百里桃花长廊等重要景点40多处,带动周边农户发展主题民宿酒店、农家乐50多家,积极创建中国桃花之都和全国最大的桃花观赏基地。今年以来,已接待游客近2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00余万元。创作“红色地标”邮册和《黄猫垭战斗》宣传画,制作红军玩偶挂件等红色文创产品,线上线下销售。发动周边群众自主开发各类红军草帽、竹编等文创产品10余种,设立文创产品销售专柜和门店,走向市场,赢得市场。文创产品、特色农产品热销,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又一途径。
红色资源,弥足珍贵。黄猫垭战斗的核心区块约3.3平方公里,有战斗指挥部、战壕、战地医院等红色遗址22处,被文物专家誉为“国内少有的,保存完好的战斗遗址群”。有象鼻山、一线天、千年银杏等9处奇特的自然景观,在北部山区极为罕见。这一批宝贵的遗产,为后来者保护和利用红色资源、发展文旅产业富民强县、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埋下精妙的伏笔,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