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培育特色农业产业,东溪镇采取多项举措,全力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为农户增收和产业振兴注入新动能。
一是强化统筹部署,压实发展责任。东溪镇成立由主要镇政府主要负责人牵头的中药材产业发展专班,召开专题推进会2次,产业发展及技术培训现场会1次。深入田间地头摸排现有种植面积、品种及经营主体情况,明确年度扩种目标及重点任务,形成“镇村联动、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为产业有序推进提供组织保障。
二是盘活土地资源,扩大种植规模。针对耕地撂荒、闲置、非粮化等问题,统筹推进土地整合利用,通过“撂荒地复耕+果园套种”模式扩大种植面积。目前已利用撂荒复耕地500余亩种植黄精、栀子花、紫苏、白芍、黄柏、淫阳蒿等中药材,在柑橘、李子、梨子园套种芍药、菖蒲等中药材200亩,实现“以药养园、一地多收”。全镇中药材种植总面积突破2000亩。
三是培育经营主体,激活产业活力。积极招引返乡创业业主、种植大户参与产业发展,通过“业主集中种植+农户分散”方式推动规模化经营。在民主、陈干、三花等村成功引进4家新型主体,集中连片流转土地230余亩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完善配套作业道,推广机械化耕作、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带动周边农户就业80余人,预计年产值可达300万元。
四是深化产销对接,保障种植户收益。推行“企业订单+保底收购”模式,与县内外3家药企签订生产供货协议,并在东溪成立办事处,对青蒿、紫苏、栀子花等品种实行定向种植,明确品质标准和收购价格,降低市场风险。目前订单化生产比例达60%,农户亩均增收2000元以上,有效提升种植积极性。
五是加强政策扶持,夯实发展基础。积极为50余家农户及经营主体申报2025年中药材发展奖补资金260亩,涉及资金7万余元,并积极动员种植户新成立家庭农场3个,协助申报示范农场培育项目,用于配套完善各类生产经营设施。产业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显著增强。(谭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