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人防强基,建强应急队伍,压实安全责任。整合民兵、网格员、党员干部等力量,统筹组建乡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30人,村级105人,并常态化开展森林火灾扑救、消防抢险等实战演练,提升队伍专业化处置能力。推行“安全责任清单制”,明确重点工贸企业、重点林区、重点场所安全责任人,通过“培训+宣传+检查”三管齐下,增强全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技能。
二是物防固本,强化物资储备,夯实应急保障。聚焦消防和森林防灭火需求,优化物资储备布局。建设标准化应急物资储备库,配备高压水泵、风力灭火机、消防水带、照明装备、防护装备等专业器材1100余件,实行分类管理、定期维护,确保物资“储得全、调得快、用得上”。在村(社区)设置储备点,配置灭火器、打火棒、砍刀等基础设备,实现“就近储备、快速响应”。
三是技防赋能,科技精准防控,提升监管效能。推广“安全隐患随手拍”小程序功能,企业、群众可实时上报隐患。实现“群众上报—现场整改—结果反馈”全流程闭环。推广应用“蜀安焊、蜀安查”小程序,对施工动火作业实行线上申报、线上审批,通过定位打卡、作业视频回传等方式全程监管作业流程,从源头防范违规操作。(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