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苍溪县以“红色基因+山水禀赋+创新体验”为核心,通过四大引擎驱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全县累计接待游客23.8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780.5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8.11%和10.55%,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双动力。
红色文旅沉浸升级 科技赋能历史传承
作为川陕革命老区重要节点,红军渡西武当山景区依托“红色互动体验矩阵”掀起打卡热潮。在模拟渡江体验区,声光技术重现强渡嘉陵江战役场景,VR实景“重走红军路”让年轻游客沉浸式感悟历史。景区同步推出义务讲解、健康打卡活动,并创新开发红军渡纪念币套盒等30余款文创产品,实现红色教育从观看到参与的跨越。
乡村旅游焕发新机 田园微度假成风尚
县域乡村旅游呈现“一村一品”特色:浙水乡山水村以农耕文化陈列馆为核心推出亲子研学项目,五龙镇三会村打造湖山野趣徒步线路,东青镇明兴村举办小龙虾垂钓大赛带动农旅融合。夜间经济同步发力,“村K”歌唱擂台、星空露营等12项活动延长消费时段,带动周边民宿入住率达92%。
惠民政策全域覆盖 服务品质持续提升
全县7家A级景区实行门票全免政策,配套推出“住宿6折+餐饮9折+特产消费赠券”组合优惠,累计让利超300万元。文旅部门联合200余家商户组建服务联盟,设立15个志愿服务站提供应急医疗、路线规划等8类便民服务,假期实现旅游零投诉。
多元活动全域联动 文化赋能深度体验
文旅活动呈现“传统与现代交融”特色:黄猫垭景区草帽手绘DIY吸引800余组家庭参与创作,浙水乡樱桃采摘活动带动农产品销售45万元。文旅部门创新采用“线下体验+线上传播”模式,相关话题网络曝光量突破600万次。
为确保假日安全,全县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守制度,200余名志愿者驻守各景区提供引导服务,构建起“全时段响应”服务体系。(王红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