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强统筹聚合力,组织保障强根基。将推行以工代赈项目建设方式作为民生工程“重头戏”,成立以工代赈项目工作领导小组,构建“政府统筹、村社、干部带头”三级联动体系,定期召开推进会研判项目进度与问题,驻村干部下沉一线全程参与,为项目建设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二是自建项目拓渠道,就业增收见实效。聚焦农村生产生活短板,精准布局技术门槛低、务工需求大的基础设施项目,优先吸纳本地村民,尤其是脱贫群众参与务工。签订规范务工协议,足额发放劳务报酬。目前,11个在建项目预计带动152人就业,其中脱贫群众占比30%,预计发放劳务报酬60万元,人均增收4000元,有效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三是技能培训赋动能,长效发展添后劲。大力激发群众学习与参与热情,依托项目建设开展砌筑、铺路等实用技能培训,参训人数累计超200人次,推动群众从“体力型务工”向“技能型就业”转变,为乡村振兴注入可持续发展动力。(任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