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1日 星期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型灌溉渠道管理与维护 » 详情
小型灌溉渠道管理与维护
时间:2019-07-05 来源:县水利局 打印 关闭本页

  灌溉渠道的管理与维护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的重要内容。灌溉系统从水源取水,通过渠道、管道输水及附属建筑物配水到农田进行灌溉,其中渠道是灌溉系统中的关键部分,因此,必须重视小型灌溉渠道的管理和维护。

小型灌溉输水渠道是指流量1m3/s以下的渠(管)道。渠道指开敞式的明渠;管道指置于地下、地面或半地下半地面的暗渠或暗管,用来替代灌溉明渠,多是无压运行,由于地形变化,部分暗渠或暗管承受一定的压力运行也是可以的。

第一节  小型灌溉渠道管护的一般要求

一、产权明确,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落实到位,监督检查职责分工清晰。

二、制定规范的管护制度,管护措施应切实可行。

三、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措施。警示牌和防护栏安装到位。

四、建立完善的工程档案管理制度,确定专人负责,专人管理。

五、初次投入使用时,要进行全面检查、试水或冲洗,保持灌溉渠道通畅,无污物杂质和泥沙淤淀。

六、建立关键环节强化检查制度。对主要连接控制和保护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加强维修养护,尤其是对于进口拦污栅的检查维护。

七、做好非灌溉季节巡查、维护制度。灌溉季节结束,对渠道应及时进行检查、维修;

八、建立岁修制度。每年可定期检修一次,可以选择在灌溉淡季或灌溉前,集中进行维修整治。

第二节  小型灌溉渠道的观测与巡查

一、明渠的观测检查

(一)灌溉运行前的巡查

灌溉运行前的巡查是一项确保渠道输水安全、畅通的重要步骤,必须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认真巡查检查,并做好详细记录。

巡查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渠道有无损坏现象、损坏的程度,尤其是对于渠道的堵塞、变形、沉陷、裂缝、渗漏等影响输水的问题,是输水运行前巡查检查的重点,根据这些问题拟定输水前的具体处理措施,以保证按时、安全输水。

(二)灌溉运行期间的巡查

要有专人对输水渠道的水位、流速、流量、水质等内容进行观测和记录。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向有关人员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处理。

要时刻观察渠道堤坝和管道顶部有无塌坑、裂缝、潮湿或漏水,特别是对于地上渠道,要注意观察两侧有无渗水现象。

(三)灌溉停水后的巡查

渠道灌溉停水后,需要巡查、观察输水后渠道边坡、渠底破坏情况,渠道淤积情况,以便发现存在的问题,在下次输水前加以修复。

对于管径较大的管道,可进管进行检查,察看管壁有无裂缝和漏水的孔洞,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第三节  小型输水渠道的运行管理

一、衬砌明渠的运行管理

衬砌明渠的运行管理除了做到土渠管理的要求外,还应当针对衬砌的特点,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渠道的内边坡不得植树,外边坡植树距衬砌防渗层应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树根将渠道衬砌与防渗工程拱起破坏现象的发生。

(二)为了确保渠道中的流水畅通,渠道内一切阻水障碍物必须彻底清除,特别是勾缝内的杂草要彻底清除,以保证渠道输水畅通。

(三)渠道正常运行期间的水位不应超过设计水位,特殊情况下严禁超过校核水位。防渗渠道的水位不宜骤涨骤落。

(四)渠道衬砌与防渗工程在放水前、后或暴雨后,应进行全面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计划,认真进行维修。

第四节  小型灌溉渠道的维修养护 

 一、衬砌明渠维修养护

 衬砌明渠的维护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不影响渠道安全的前提下,在渠堤两侧可有计划地植树绿化。

(二)对于具有浆砌石防渗层的渠道,如砌体悬空和勾缝脱落等,应及时修复。

(三)对具有混凝土防渗层的渠道,应进行伸缩缝的检查。伸缩缝填料脱落的应及时补充填料。混凝土板如有损坏,因及时修理。如确系因冻胀而引起的破坏,可适当加厚垫层或换去冻胀土等措施。

(四)现浇混凝土裂缝后,如果缝的宽度较小,可用灌入环氧树脂的方法进行处理,如果缝的宽度较大,可使用上部水泥砂浆涂抹下部填塞防水材料的方法修补。

(五)渠道预制混凝土板的砂浆缝隙出现开裂、掉块等问题时,可采用凿除原砌筑缝内水泥砂浆块,将缝壁,缝口冲洗干净,用与混凝土板相同强度的水泥砂浆填塞、捣实,保湿养护14天以上。

混凝土防渗层如果损坏严重,如破碎、错位、滑塌等,应拆除损坏的部位,处理好地基土,然后重新进行铺筑。

(六)渠道砌石防渗层如果悬空、勾缝脱落、沉陷、掉块等问题,应将问题部位拆除,冲洗干净再选用质量大小适合的石料浆砌,务使砂浆饱满。对较大的三角缝隙,可用手锤楔入小碎石,做到稳、紧、满。缝口可用高一级标号的水泥砂浆勾缝。

对一般较干的裂缝,可沿缝凿开,并冲洗干净,然后用高一级标号的水泥砂浆重新填筑、勾缝。

(七)膜料防渗渠道。膜料防渗层出现损坏后,可用同种的膜料进行粘补。膜料防渗常见的病害,主要是保护层的损坏,如保护层裂缝或滑塌等,可按相同材料防渗层的修补方法进行修理。

(八)沥青混凝土防渗层常见的病害主要是裂缝、隆起和局部剥蚀等。对于1mm细小的非贯穿性裂缝都能自行闭合,一般不必处理;2~4mm的贯穿性裂缝,可用喷灯或红外线加热器加热缝面,用铁锤沿缝面锤击,使裂缝闭合粘牢,并用沥青砂浆填实抹平。裂缝较宽时,应清除泥沙、洗净缝口、加热缝面、用沥青砂浆填实抹平。对剥蚀破坏部位,经冲洗、风干后,先刷一层热沥青,然后再用沥青砂浆或沥青混凝土填补。如防渗层鼓胀隆起,可将隆起部位凿开,整平土基后,重新用沥青混凝土填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 帮助说明|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苍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240001 蜀ICP备11026878号-2 川公网备5108240200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