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3日 星期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我市学生如何积极应对高考政策变... » 详情
我市学生如何积极应对高考政策变化?如何科学备考?
时间:2016-08-19 来源:信息中心 打印 关闭本页

备受关注的《四川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出炉。我市学生如何积极应对高考政策变化?如何科学备考?

18日,记者采访了市考试中心主任杨青峰。

语数外三门必考外语考两次择优计成绩

政策:2017年起,普通高考各科全部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从2021年开始,四川高考科目统一将考试科目设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各科满分仍为150分,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取最好成绩计入总成绩。

解读:打破唯分数论,将考生从紧盯分数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学生可以自主设计高中阶段“合格+特长”的生涯规划和课程选择,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最直接的效果就是缓解应试压力,减轻师生的负担。

2018年入学新生学业水平考试全省统考

政策:根据规定,《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所设定的科目均列入学业水平考试范围,每门课程学完即考。从2018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一年级起,计入高考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一评卷、统一公布成绩,确保考试成绩真实可信。

解读:可以看到,高考打破唯分数论,给综合素质评价提出更高要求,如何完善普通高中考试评价制度尤为重要。

为确保考试成绩和评价结果可信可用,《方案》中提出,四川将制定出台我省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的办法,从2018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一年级开始实施。

学生根据特长选学校 学校根据特色选人才

政策:《方案》提出,高校招生依据考生高考总成绩(3门必考科目+3门选考科目),参考其综合素质评价情况(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5个方面),择优录取。高校对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报考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提前向社会公布。

解读:在这种趋势下,学生能有更多时间和机会清晰全面地思考自己的未来,选择更合适的专业和学校;对学校而言,这轮改革也将拓宽特色化发展的空间。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兴趣特长和社会对不同人才的成长需要,创建本校特色。

高职院校2021年起实行春季招生

政策:2021年前,高职单招和职教对口招生两类入学考试时间和录取办法不变。高职单招文化素质考试由省教育考试机构统一命题,统一评分标准,招生学校组织实施,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3科。
    《方案》特别提出,逐年扩大高职单招等现有分类考试形式的招生规模,2017年分类考试招生计划达到高职院校招生计划总数的60%左右。

解读:改革最大的变化是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统一高考“分家”。具体来说,高职招生推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从2021年开始,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时间安排在当年春季。

文化素质方面,普高学生成绩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中职学生参加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当然,学生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

逐步取消录取批次取消所有鼓励类加分

《方案》强调,严格遵循2015年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实施意见》,取消体育特长生等所有鼓励类加分项目,取消除烈士子女、少数民族考生等项目外的所有扶持类加分项目。

《方案》还提到建立招生问责制,由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对录取结果负责。

四川将全面推进和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模式,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 帮助说明|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苍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240001 蜀ICP备11026878号-2 川公网备5108240200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