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动能转换,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四川应该怎么转?政府工作报告在总结2018年情况基础上,从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加强改革创新等方面作出安排。记者采访多位代表委员和相关专家,请他们结合报告作深入分析。
A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从“偏重生活性服务业”转向“生活性、生产性服务业并重”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支撑。“这里的优化升级,可以理解为从房地产业和传统制造业等传统支柱性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攀升,向价值链更高的环节攀升。”省社科院研究员盛毅表示。
多位代表委员都提到服务业“崛起”。省政协委员、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涵认为,这并不让人意外,“产业结构升级往往体现为‘退二进三’的过程,也就是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省人大代表、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杨羽读出了报告的新意:对2019年的重点工作,政府工作报告将“做强做优现代服务业”“发展文化旅游经济”单列两节予以阐述,这至少传递出两大信息,“过去四川更多是传统生活性服务业,现在要响应生活品质提升的要求,开拓文旅服务等新空间;过去更偏重生活性服务业,现在要与金融、会展、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并重。”
服务业发展,只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一个侧面。推动“5+1”现代产业发展,也是报告强调的今年重点工作之一。多位代表委员注意到报告中“落实”“抓好”“聚焦”“优化”等关键词。杨羽特别关注报告中“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商用步伐”,“这表明围绕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抓住了重点,在切实推进;这些新的基础设施,将为四川新一轮发展奠定良好产业基础。”
B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成为我省新增研发投入主要集中领域之一
新旧动能转换的一个本质特征,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由依靠要素和投资驱动,转向依靠创新驱动。
关于创新驱动,省人大代表、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范广洲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中一个细节:在“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一节中,第一句话是“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在他看来,这是一个战略性转变,“过去更强调见效快的应用研究,而相对‘忽略’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四川在越来越多科研领域进入‘并跑’‘领跑’阶段,单靠学习借鉴不再行得通。”
省科技厅副厅长陈学华表示,四川新增研发投入将主要集中于四大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是其中之一。其他三个分别是重大科技专项、攻关“卡脖子”的关键技术以及军民融合科技创新项目。
报告提出“推进企业创新主体培育,新增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00家以上”。根据省科技厅提供的数据,2017年四川研发投入占当年GDP总量1.8%,而同期全国平均值是2.2%,“差距主要在企业研发投入上。浙江、江苏等省份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省总量的80%以上,四川刚刚突破50%。”陈学华介绍。
C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以市场化手段配置要素资源,今年90%左右电力会通过市场化方式交易
政府工作报告在“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一节,明确了电力体制改革、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等2019年亟待深化的改革事项。为什么是它们?
杨羽提供了一种解读思路:政府工作报告中传递出改革的一个重要逻辑,就是以市场化手段配置要素资源。李涵进一步认为,这将有助于打破相关桎梏,推动要素资源从生产效率低的部门和行业向高的部门和行业转移,从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省政协委员、国电投四川电力公司执行董事石四存表示,2019年四川将继续推动电力市场化运作,预计到年底90%左右电力会通过市场化方式交易(目前约为70%至80%)。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已推广到45个单位进行试点。
另一个改革逻辑,是进一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等。省人大代表、四川鑫电电缆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素清表示,这方面我省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好政策,关键是如何更快落地落实,希望今年能看到更大进展。(记者 熊筱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