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府函〔201苍府办函〔2013〕86号
苍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切实抓好灾后农业恢复生产工作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有关部门:
入汛以来,受强降雨天气影响,我县嘉陵江、东河流域水位不断上涨,导致多个沿河乡镇场镇进水,特别是“7·17”和“7·22”特大暴雨洪灾对我县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18.7万亩,成灾面积4.2万亩,绝收面积1.6万亩,农田受损4.25万亩,机耕道受损670千米,蔬菜大棚损毁402个64亩,农业直接经济损失33790万元。当前,正值大春主要作物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为切实抓好灾后农业生产补救工作,尽快恢复全面生产,确保大灾之年农民收入不减少,经县政府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制定恢复方案
灾后恢复生产,要根据不同受灾情况,帮助农户制定科学合理、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农业生产补救方案,引导农户开展生产自救。县农业主管部门要安排专人,深入各乡镇指导、协助开展好灾后农业恢复生产工作。
二、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恢复生产
各乡镇和县农业主管部门要组织发动群众,针对不同受灾情况,立足农业生产实际,全面开展恢复生产。
(一)加强灾后生产补救。对因灾倒折、倒伏和受灾相对较轻的作物,加强理沟除淤、扶苗洗苗。对因灾绝收和已收早玉米的田土,抢时补种和改种适销对路、生育期适中的豆类、玉米、瓜果类蔬菜和红苕等夏秋作物。
(二)加强大春田间管理。坚持以肥水管理为中心,水稻重点搞好浅水灌溉,根外追肥促长,提高上林成穗率。秋玉米重点追施攻苞肥,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促进穗大粒多。切实做好稻瘟病、稻曲病、稻飞虱、螟虫、稻纵卷叶螟“两病三虫”的监测与预报,强化“统防统治”,针对常发区、重发区和感病品种进行重点防控。
(三)加强晚秋生产指导。按照“主攻秋洋芋、突出秋红苕、狠抓秋玉米,扩大秋杂粮”的思路,切实做到面积、种苗、技术、资金、农药、领导“六落实”,力争全县晚秋作物面积达到19万亩(秋粮4万亩,秋菜15万亩),产量达到15.9万吨(晚秋粮食产量0.9万吨,晚秋蔬菜产量15万吨),有效做到以秋补夏。
(四)加强基础设施修复。对受损农田排灌渠系、田间耕作道路、蔬菜生产棚架设施及时维修,对损坏的农田要及时开沟清淤、清理土面、修筑田埂。
三、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抗灾救灾工作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灾后农业恢复生产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推进,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具体抓,广大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层层发动,形成抓生产补救工作的强大合力。在落实工作责任上,要分级分片责任到人,对受灾较重的农业园区、产业基地和村组,要迅速抽调人员组成工作组进驻,指导农户、业主大户恢复生产。各乡镇、农口各部门要抓紧恢复水毁农田、病险塘库堰、受损提灌渠系等基础设施,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受灾一线,抓好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做好种子(种苗)、化肥、农药等恢复生产所需农资的组织、调运和供应。同时,要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种子种苗、农药肥料等违法行为,确保农户不受新的损失。
苍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信息公开选项:主动公开
抄送:县委办公室,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县政协办公室,县纪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