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关于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2号建议办理结果的复函

发布机构: 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 发布时间: 2018-08-13 字体: [ ]

苍溪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关于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2号建议办理结果的复函

李继华、李琼、李泉璋、王中敏、张丽、熊晓蓉、汪国华、冯强、朱黎明、王杰、白伟、李江龙、马小华、罗超、邓树政代表:

你们在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将结果复函如下。

一、关于“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让优秀人才进得来、留得住,保持对教育投入的‘三个增长’”的问题

教育投入是支撑地方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县委、县政府一直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切实加大教育投入,大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实现了“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人均义务教育经费逐步增长、教职工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的目标。(“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方面, 2017年我县地方经常性收入增长4.3%,义务教育预算内经费拨款增长16.22%,义务教育财政拨款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12个百分点。“人均义务教育经费逐步增长”方面,2017年生均教育经费小学6186元,初中9662元,比2016年增长8.29%,“教职工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方面,教职工工资2017年比2016年增长8.5%。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相比持平。)

(一)大力改善办学条件

一是实施“总体规划、因校施策”工程。结合学校现状和学龄人口变化规律等因素,制定审查学校发展规划,科学编制苍溪县域教育基本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二是实施“城镇扩容增量”工程。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陵江镇中、陵江一小等县城学校,切实解决县城大班额和入学难的问题;全力推进歧坪小学、东溪小学、龙山小学、龙王小学、五龙小学、东青小学、运山小学等一批中心集镇学校改扩建项目尽快动工建设,争取早日投入使用。三是实施“乡村最美学校”工程。按照“乡乡都有标准中心校”要求,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实施农村薄弱、边远学校及教学点的改造升级,建好一批“小微”乡村示范学校,让老百姓子女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四是实施学前教育提升工程。以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为抓手,推进学前教育普惠性发展,结合2亿元学前教育债券资金的使用,改扩建一批农村学校附属公办幼儿园,高规格建设县城和农村中心集镇幼儿园。五是实施“筑巢引凤”工程。继续坚持在师范类本科院校中引进优秀毕业生来苍溪从教,平稳实现教师队伍的新老交接。六是实施信息化工程。启动实施第二期信息化工程,完成万兆光纤到县、千兆光纤到校、百兆光纤到班,100所学校专递课堂建设,真正实现校校之间互动教研、互动课堂。以“一师一课”“微课联盟”“智慧课堂”建设为抓手,促进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和能力提升,扎实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二)着力保障小微学校正常运转

除按规定不足100人的教学点按100人的标准进行预算外,还整合各方财力,对小学不足16万元的按16万元预算,初中不足20万元的按20万元预算;九年一贯制学校不足24万元的按24万元预算,近3年每年涉及学校39-41所,共安排经费940余万元。

(三)着力提高教师待遇

一是根据省、市相关规定,对在农村学校工作的教师每月发放农村教师生活补贴,一类学校每月400元(村小450元)、二类学校每月500元(村小550元)。二是教师目标绩效实行与公务员同等标准考核,这在全省其他县区是没有的。

二、关于“加强农村缺编学校教师的补充力度,完全消灭代课教师”的问题

县委、县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农村缺编学校教师的补充工作,自2016年以来,通过引进、公开考试等招聘形式已经补充教师800名(含2018年9月上岗教师),至2019年9月将提前完成引进1000名本科以上教师计划,基本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缺编学校教师代课问题。下一步我们还将实施银龄计划。

三、关于“将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工勤人员纳入岗位编制,纳入财政预算,以解决农村学校运转经费不足的困难”的问题

我局按省市相关文件,对各学校工勤岗位进行了科学设置,已报县委、县政府审定,但由于县本级财政有限,县委、县政府将极力向上级争取纳入财政预算。

四、关于 “开通农村公交,构建乡村交通网络,解决农村学生上学难,放学难问题,彻底告别‘三无车辆’的建议”的问题

我局积极协调公安、交通、运管、客运公司等有关部门(单位),就 “三无车辆”整治和学生上放学乘坐交通工具难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办理。一是要求学校主动配合公安交警在学生上放学时段建立护学岗。二是要求各教育督导站、各类学校教育学生不搭乘无牌无证车辆,若发现“三无车辆”在接送学生,主动教育劝返学生不要搭乘。三是要求各类学校发现无牌无证无客运资质的车辆在接送学生时,主动报公安交警、运管等执法部门。四是要求农村学校主动和有资质的客运公司签订接送学生上放学协议。五是协调县级相关部门(单位)和客运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农村客运车次、开通乡村交通班线。

感谢你们对教育事业的关心与厚爱,欢迎今后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李连军,联系电话:13550976898

苍溪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

2018年7月30日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 帮助说明|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苍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240001 蜀ICP备11026878号-2 川公网备5108240200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