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苍溪县文化旅游和体育局关于县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60号提案办理结果的复函

发布机构: 苍溪县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 发布时间: 2019-10-25 字体: [ ]

陈飞委员:

你在县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强化红色资源保护及利用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将结果复函如下:

一、关于“统筹谋划,尽快制定红色文化发展规划”的建议

为充分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事业,相关部门和部分乡镇均作过一些尝试,但并未达到预期效果。2013年至2017年,县委、县政府陆续编制了《黄猫垭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苍溪县红军渡·西武当山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黄猫垭·三溪口红色生态旅游区规划》等规划方案,实施了部分项目。2016年12月19日,国家发改部门以发改社会〔2016〕2662号文将黄猫垭战役遗址纳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2017年起,我县已加大对黄猫垭战斗遗址的开发利用,大力建设黄猫垭·三溪口红色生态旅游区,目前已初具规模,已创建成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正在创建国家AAA级旅游区。正在策划编制的鳌鱼湾农旅融合项目也将红军渡和涧溪口两个渡口纳入红色文化旅游板块进行整体规划。对于全县红色文化发展规划,我局将积极给县委、县政府建议,委托专业机构,借鉴发展红色旅游比较成功地区的经验,统筹谋划我县红色文化发展规划。最终将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旅游景区有机结合,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加快老区脱贫致富奔康和三个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关于“多方融资,优化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投入机制”的建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十条规定“国家发展文物保护事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文物保护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国家用于文物保护的财政拨款随着财政收入增长而增加。”近年来,县财政预算专项文物保护经费仅5万元/年,远远不能解决全县文物点多面广、年久失修的根本问题,更别说一般红色资源的保护。鉴于此,我局积极争取中央财政、省级财政补助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及旅游开发补助资金。近五年,针对红军渡、黄猫垭战斗遗址的保护开发共争取近4000余万元资金,进行了一系列的开发打造,红色文化旅游产品倍受游客追捧,年接待游客近100万人次。为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广元市人大常委会已启动关于红色革命遗址遗迹保护的立法调研工作,即将出台《广元市红色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条例》地方性法规,将对全市红色革命遗址遗迹保护管理、开发利用、保障机制等方面作出相关规定。

三、关于“整合资源,精心设计系列红色文化旅游线路”的建议

对于全县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规划设计,我局将积极给县委、县政府建议,从数量众多、分布广阔的红色遗址遗迹中提炼规划部分精品旅游线路,进行包装策划。目前初步规划红军渡-王渡造船厂遗址-中土三堆石起义旧址-中共川陕省苍溪县委旧址群-黄猫垭战斗遗址-木门军事会议旧址精品红色文化旅游线路,即将编制规划方案。

四、关于“上等升级,着力推进苍溪两个‘国字号’红色资源地标的建设”的建议

红军渡与黄猫垭战斗遗址是红四方面军在苍溪转战期间非常重要的遗址遗迹,已由省人民政府分别于1983年、2006年公布为第一批、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两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均被确定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不可移动文物已经全部毁坏的,应当实施遗址保护,不得在原址重建。但是,因特殊情况需要在原址重建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需要在原址重建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批准。”因此,在原址拓展开发受到政策限制,可在周边进行开发打造。目前县委、县政府重点开发黄猫垭·三溪口红色生态旅游区已初见成效,规划了红色景点大本营(包括革命烈士陵园、红军大院、战地医院遗址、指挥所遗址、弹痕松、无名烈士墓遗址、松垭子肉搏战遗址等)、红色教育科普馆、黄猫垭红色文化小镇等内容,黄猫垭战斗遗址纪念馆暂未规划。经了解宣传部门,黄猫垭战斗遗址现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正在报批市级爱教基地。对于上等升级,在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过程中,原文化部门也将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渡口遗址和黄猫垭战斗遗址纳入了申报范围,并做了大量工作,结果因一些特殊原因未批准通过。目前,红军渡纪念馆展陈设施陈旧,我局正积极向省局争取专项资金进行改陈布展。下一步,我局将持续推进该项工作,积极为下一批国保单位申报做好充分准备。

五、关于“加大宣传,捆绑推介苍溪红色旅游资源”的建议

对于红色旅游资源的宣传推介,县委、县政府历来都非常重视,从1993年全县纪念红军在苍溪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六十周年大型纪念活动到2015年“薪火相传 再创辉煌”长征精神红色旅游火炬传递活动--全国火种采集(苍溪站)系列活动,再到2017年苍溪、旺苍两县与央视四套《国宝档案》栏目合作推出的纪录片《光辉历程--激战黄猫垭》在央视播出等举措对于我县红色资源宣传推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对于将每年3月28日设为“红军节”并开展红色文化周活动的建议很有创新性,我局拟将其编入苍溪红色旅游发展规划方案中,并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同意和支持,相信一旦实施,必将对我县红色文化旅游事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六、关于“深入挖掘,固化一批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议

2001年6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渡口遗址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直是我县干部职工党性教育、青少年爱国教育的圣地,为进一步提升其价值传播能力和接待能力,县委、县政府已于2019年度启动苍溪县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红军渡干部学院)建设项目总投资1.7亿元,规划建筑面积2.4万平米。近年来,我县围绕红色文化创作了《黄猫垭赞歌》《英雄强渡嘉陵江》《红军渡赞歌》《红军渡口的塑像》《你的名字叫红》《英雄》《从甘肃到四川》等系列红色文艺作品,《梨乡红霞》《血沃苍山》等文学著作。2003年我县与中央电视台、八一电影制片厂合作拍摄了《强渡嘉陵江》电视连续剧,2004年11月在全国各地热播。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动全县文艺爱好者创作一批宣传红色苍溪的精品力作,扩大苍溪红色文化知名度,让苍溪的红色资源“亮起来,活起来”。

感谢你对我县文化旅游体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多提宝贵意见。

苍溪县文化旅游和体育局

2019年9月6日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 帮助说明|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苍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240001 蜀ICP备11026878号-2 川公网备5108240200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