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富委员:
您在县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加强水利设施配套提高利用率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将结果复函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县已建成水库259座(其中:中型水库4座,小(1)型水库18座,小(2)型水库237座),山平塘13753座,石河堰298口,蓄水池23604口。水利工程总设计灌面48.42万亩,其中水库工程设计灌溉面积37.537万亩。全县水利工程总水量能力21417.28万m3。全县各类水利工程干渠设计总长4542.57km,已配套3376.7km,已防渗2300km。据统计利用水利工程灌溉面积约25万亩,但水利用系数为0.46,而全省水利工程水利用系数为0.49,存在水资源浪费。水利工程多但未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存在一些主客观原因。
(一)用水需求改变与水库功能僵化并存。由于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大量青壮年外出,全县粮食播种面积,尤其是水稻种植面积逐年锐减,呈现粮食被果蔬替代、水稻被杂粮替代、生产被打工替代、水库灌溉功能被小型抽提设备替代的局面,农业用水相对减少,水库的灌溉功能弱化;随着全国城镇化步伐加快,城镇人口增加,农村聚居点增多,水库的人畜饮水功能不断提升,全县部分水库已成为人畜饮水水源地,解决场镇饮用水,群众更加关心水质安全。但水库的功能没有及时进行完善和调整,导致其发挥人饮功能滞后于群众需求。
(二)渠系建设投入不足。国家对小(2)型水库及山坪塘的渠系投入不足。因小(2)型水库及山坪塘的确日常管护职责为属地乡镇及村组,大部分渠系均系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修建的土渠,垮塌渗漏、淤堵不畅等现象严重,加之渠系建设无政策、项目及资金支持,加之长期未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清理维护,造成有水放不出,放出的水到不了田间地头,渠系水利用率低。
(三)干部积极主动与群众消极等靠并存。国家和政府对水利建设高度重视,增加了大量资金投入,乡镇也把水利建设作为重中之重,部分乡镇能坚持夏修和冬修,但部分群众对水利建设是一等二靠,等上面投入,靠干部解决用水中的具体问题,缺乏主动性和主人翁精神。水利工程中特别是渠系长期缺乏维护维修,导致渠系损毁、渗漏严重。
(四)山坪塘及渠系管护粗放,隐患突出。我县山坪塘及渠系数量较多,是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由于绝大多数始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技术和施工条件落后,村组管理粗放,部分主坝上杂树丛生,管涌、滑坡现象十分突出,渠道垮塌无资金整治,导致水利用率较低。因此,加强水利设施管护是十分必要的。
二、管理整治情况
近年来,我县积极向上争取了大量的项目资金,主要对病险水库、安全饮水工程、防洪沟治理、堤防工程等进行整治,中型水库争取到部分渠道建设资金,对部分渠系进行了维修整治。一直以来,我局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力度,力争把小型水库渠道整治项目纳入国家项目建设。同时,加快水价综合改革进度,2017-2021年,已完成3座中型灌区和3个小型灌区试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对水库干渠进行了节水改造,减少渗漏;调查水库设计灌区内的用水需求,向用水户核发农业用水权证;对水库农业供水进行成本监审,科学核定供水价格,增强水的商品意识,不断筹集水库主体工程及渠系维修养护经费;开展定额内用水补贴、节水奖补,确保农户农业生产定额内用水不增加负担;成立用水户协会,实现灌区末级渠系自我维修养护。
三、下一步工作方向
下一步,我们将克服“重建轻管、重坝轻渠”现象,强化领导、提高认识,加强工程建设和监管。
(一)大力争取项目资金,整治维修渠道,提高水利工程使用效益。力争在2025年前,完成对全县中小(1)型水库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和资金,力争到“十四五”末实现中、小(1)型水库干渠全部防渗,山坪塘渠道整治30%。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水美新村建设做好山、水、田、园、路综合功能的效益发挥。
(二)大力解决小型水利工程病害问题,发挥现有工程的基础保障作用。全县小(2)型水库及山坪塘是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的主要“骨干”水源,具有大型骨干水利工程不可替代的基础保障作用。持续加大解决病险问题力度,积极向上申报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分轻重缓急,逐步消除病险水库安全隐患。
(三)建章立制,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的主动性。完善创新管理机制,加大教育和宣传力度,落实县级部门和乡镇、村组、受益群众管水责任,充分发挥受益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受益群众都参与到水利工程的运行维护中来,让水利工程充分发挥效益,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感谢您对水利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欢迎今后多提意见与建议!
2022年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