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苍溪县教育局关于政协苍溪县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60号提案办理结果的复函

发布机构: 苍溪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 发布时间: 2024-09-14 字体: [ ]

杨越、刘薇:

 你们在政协苍溪县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给当代中小学生减负的建议”收悉。感谢你们对我县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现将办理结果复函如下。

一、关于“教育部门要多方考虑,推行综合减负”的建议

我局高度重视中小学生减负工作,严格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加强“五项管理”(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坚持以生为本,规范全县学校办学行为。督促指导学校严格落实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优化课程设置,监督各校开齐开足课程,落实艺体和社团活动,指导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召开违规校外培训约谈会,通过苍溪教育、学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关于校外培训致家长的一封信》,有效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下一步,我们继续将“减负”贯穿于教育各项工作,积极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持续为中小学生减负,全力为学生营造轻松健康的生活学习环境。

二、关于“教育部门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全面深化改革,减轻学生负担”的建议

近年来,我局密切关注新形势新要求,坚持遵循学生年龄特点、身心发展、教育教学和教育发展规律,全面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督促各校坚持问题导向,遵循教育规律抓教学,全面建立“以生为本”教学关系,积极探索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围绕高效课堂建设,引导教师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促进师生智慧分享和碰撞,帮助学生掌握核心知识,培养核心素养,提升关键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督促指导幼儿园充分挖掘资源,推行幼儿课程游戏化生活化,杜绝小学化倾斜。下一步,我局将在招生考试、教育评价、质量管理等方面,逐步实施改革,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推动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

三、关于“构建家庭、学校、社区协同育人模式,真正为学生减负”的建议

我局高度重视家校共育工作,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区协同育人模式。近年来,我局实施学生全员“包保”责任制,全县5000名教师人均包保学生15人,每位教师建立包保群;协同政协、法院、妇联、民政等部门联合开展“学家庭教育促进法·做新时代合格家长”“委员与儿童牵手结对·助力儿童健康成长”“检爱伴同行·共育护成长”等活动,广泛宣传“家校舍协同育人 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等宣传标语、视频。各学校把家校共育作为重点工作,均成立家长委员会,建立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开展家长开放日、亲子游戏等活动,采用“线上+线下”方式开展家校活动,适时在安全教育、学习习惯、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家校沟通和指导家庭教育。各学校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均建立家校沟通联系簿,坚持日常联系反馈学生情况或解决问题,坚持小问题线上沟通、大问题线下沟通,充分利用寒暑假开展“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积极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共同护航学生健康成长。

四、关于“规范课程设置,加强教学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建议

我局严格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督促全县学校落实国家课程设置,指导学校不断优化校本课程,开展劳动教育、研学实践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坚持活动育人理念,举办全县中小学运动会、艺术风采大赛等活动;督促学校开展体育艺术节、社团活动成果展等丰富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定期开展办学行为督导,督促学校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引导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举办作业设计培训和竞赛,提升教师作业设计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

五、关于“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互动交流,关注学困生辅导”的建议

近年来,我局高度重视中小学优质均衡发展,重视学困生辅导,出台了学困生辅导相关制度,坚持问题导向,将学生发展性评价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加强学校学困生辅导过程和结果考核。各学校将学困生辅导作为重点工作,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建立了学困生台账,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困生发展,注重学困生个别辅导,提升学生整体水平。指导全县学校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坚持“学为中心”理念,积极探索自导式教学模式,引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强化教学设计为核心,积极转变“教师为中心”“以讲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方式学习,加强课堂教学师生对话交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促进教学方式根本转变。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关注学生减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落实减负措施,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共同维护良好的教育生态。

再次感谢你们对全县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李长春 联系电话:0839-5223266




苍溪县教育局

2024年8月27日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 帮助说明|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苍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240001 蜀ICP备11026878号-2 川公网备51082402000042号